高中历史知识点复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高频考点特训(2019年必看版)(三)

时间:2019-12-14 03:24:26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试比较17、18世纪法、俄、普、奥四国改革的相同点。


参考答案:(1)背景:都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2分)
(2)目的:都是为了富国强兵,巩固封建统治。(2分)
(3)方式:都是封建君主自上而下的内部改革。(2分)
(4)内容:都是加强中央集权,推行重商主义,发展经济。(3分)
(5)结果:都不同程度地增加了国家的经济和军事实力;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有利于本国的社会进步;但改革未能触动封建制度。(4分)
(6)性质:都是封建性质的改革。(2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横向比较能力。注意要从背景、目的、方式、内容和结果等方面比较。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斐多篇》说:“凡是不曾研究过哲学的人以及在逝世时并不是全然纯洁无暇的人没有一个是可以与众神同在的,只有爱知识的人才能够”。文中“爱知识的人”应是
A.梭伦
B.伯利克里
C.苏格拉底
D.柏拉图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充分强调了知识的重要性,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强调知识和道德重要性的人是苏格拉底,答案选C,A B D三人与题意要求不符。
点评:高考对古希腊伟大思想家的考查主要集中在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和智者学派的代表人物普罗泰戈拉身上,尤其是苏格拉底设是核心人物,其不仅是柏拉图的老师更与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在主张上有很大差异,同时也与智者学派有重大差异。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上海市档案馆收藏了一套上海普通市民的家庭账本,从1957年11月记起,到2002年底一直没有间断,成为上海市民生活变化的印证。账本记载,1980年夫妇俩全年的总收入是2685.04元,而到了2002年,虽然两人都已退休,全年总收入仍然达到47658.3元,比22年前提高了17.75倍。上海市档案馆收藏了这一账本是因为
A.账本比较全面、真实地反映了上海某些方面的历史变迁
B.这是上海昂首跨入小康生活的历史见证
C.可以展现新思想、新事物对社会社会生活的冲击
D.上海市民摆脱计划经济体制的历史见证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B项中的“小康生活”、C项中的“新思想、新事物”、D项中的“摆脱计划经济”在材料中都没有体现,应该排除。根据本题题干材料中“上海市民生活变化”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了上海社会生活的变迁,本题应该选择A项。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阅读1934年长江流域四大航运公司轮船吨位数(百分比)对比示意图。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外国控制并垄断中国的内外贸易
B.中国水运交通近代化开始起步
C.洋务企业在列强排挤竞争中求生
D.外国资本扩张制约中国社会发展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题目所给时间是在1934年,所以排除BC,单单根据长江流域四大航运公司轮船吨位数(百分比)对比示意图不能得出A,所以选择D。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要使欧洲国家统一起来,必须结束长达百年之久法德之间的冲突……把法德的全部煤钢生产置于一个其他欧洲国家都可参加的高级联营机构的管制之下……这样结合起来的联营生产意味着将来在法德之间发生战争是不可能的,而且在物质上是不可能的。
               ——《舒曼计划》(1950年5月9日)
材料二 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不得不承认西欧的伙伴地位,表示“决心用一种新的彬彬有礼的态度来很好地倾听北约伙伴的意见”,并把1973年定为“欧洲年”,以示对西欧的重视。1974年,出任欧共体执行主席的联邦德国外长谢尔说:“在‘九国’商谈有关政治行动、组织结构和自己的前途的每一个谈判桌上,我们不能保证都有美国的座位。”
请回答:
(1)材料一表明二战后欧洲走向一体化的具体因素有哪些?
(2)材料二表明了欧洲国家对美国的态度,与二战初期相比不同是什么?


参考答案:(1)经济因素——西欧走向联合是经济发展的需要;政治因素——既要摆脱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压力的需要;关键因素——法德和解。(6分)
(2)材料二表明随着欧洲走向联合,它们开始在各个领域同美国展开激烈竞争,执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不再唯美国的马首是瞻。(2分)


本题解析:(1)注意材料信息“要使欧洲国家统一起来,必须结束长达百年之久法德之间的冲突”,再结合政治、经济因素回答原因。。
(2)注意欧洲走向一体化的意义,动摇了美国霸主的地位,资本主义世界逐渐形成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也动摇了美苏两极格局,促进了世界多极化发展,有利于欧洲乃至世界和平与发展。
点评:欧洲一体化是高考的重点之一,应该从背景、过程、影响三方面进行理解和把握。其中法德和解的途径和方法对国际关系的启示是本节的难点,要参考本课前言中舒曼计划来理解。从欧洲的联合中认识到“和平,发展,统一”是时代的主流,从法德恩怨的消除认识到“尊重差异,和谐发展”的重要性。随着欧共体经济力量的强大,在各个领域与美国和日本展开竞争。使学生认识到世界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世界格局逐渐走向多极化。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