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2-14 03:18:30
1、判断题 有人认为,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要使经济全球化更有利于世界和各国经济的发展和共同繁荣,就应该
A.缩小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距
B.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C.因势利导,趋利避害
D.保护环境,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要使经济全球化对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都具有促进作用,根本的方法是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实现各国真正的合理、公平的竞争。因此,要想实现A、C、D三项所提出的目标,就要从根本上实现B项,故B项为最佳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中共领导人曾谈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美国政府对于中国人民的敌视有加无已。”“如果没有苏联和其他人民民主国家的帮助,在解放后的中国建立工业基础是不可想象的。”“我们一定要联合苏联,要以苏联为首,这样就可能使资本主义国家不敢妄动。”为此提出的外交方针是(? )
A.“一边倒”
B.“求同存异”
C.“另起炉灶”
D.“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双百”方针以后的优秀文学艺术作品有老舍的歌剧《茶馆》,郭沫若的历史剧《蔡文姬》,杨沫的长篇小说《青春之歌》,优秀影片有《五朵金花》《女篮五号》《青春之歌》《红日》《北国江南》。
参考答案:错
本题解析:(1)文学:老舍:《茶馆》(话剧);郭沫若:《蔡文姬》(历史剧);杨沫:《青春之歌》(长篇小说)等。
(2)期刊:仅1956年至1957年出现的文艺期刊就有18种,原有的刊物质量也有提高。
(3)电影:(参照P97“历史纵横”)“难忘的1959年”,杰出的故事片有《五朵金花》、《女篮五号》、《青春之歌》、《红日》、《北国江南》等,本题中老舍的《茶馆》是话剧,而不是歌剧,故本题观点错误。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1982年宪法通过后,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又分别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对宪法部分条款做出了修改或补充。这一过程和结果对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这是因为( )
A.宪法反映了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成就
B.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构建有法可依
C.把依法治国的方略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下来
D.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框架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特点,旨在考查把握历史现象与本质之间关系的能力。题干材料说明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经过了多次修改或者补充,反映了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成就,为各项社会主义法律的制定奠定了基础。A项因果关系颠倒,B项符合题意。C、D两项与题干材料无关。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孔子的学生子夏说:“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孟子》一书载:“万章曰:尧以天下与舜,有诸?孟子曰:天子不能以天下与人。然而舜有天下也,孰与之?曰天与之。”
材料二:老子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故道大,天大,地大,人大,域(意宇)中有四大……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材料三: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
请回答:
(1)下列观点不符合儒家学派的是()
A.“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B.“得乎立民而为天子”
C.“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D.“法不阿贵”
(2)材料一、二、三所说的“天”各指什么?
(3)材料一、二、三的哲学观点是什么?
(4)荀子除了材料三的观点外,还有什么与“天”有关的观点?
参考答案:(1)D
(2)材料一中的“天”是一切的最高主宰,某种神秘力量;材料二中的“天”不是一切的最高主宰,而是比地大,同地一样的物质的天;材料三中的“天”是指自然界。
(3)材料一、二的观点是客观唯心主义,材料三的观点是朴素的唯物主义。
(4)制天命而用之,即人们能够利用自然规律为人类服务。
本题解析:该题旨在考查依据材料和哲学理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1)问考查古文功底,读懂后再与教材中的内容对照,D项是法家思想的体现,可用排除法。第(2)问与第(1)问的考查功能相同,读懂材料并分析即可。第(3)问虽体现政史结合,但较简单。第(4)问侧重于对基础史实的再认再现。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