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高频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高频试题特训(2019年最新版)(五)

时间:2019-12-14 03:04: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一位中国哲人所提出的“民为邦本”的思想,被日本学者宇野重昭称为“首次在世界思想史上明确表达了人民民主革命理论”。这位哲人
A.孔子
B.老子
C.孟子
D.荀子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1)毁路口号 中国近代史上,义和团民众曾经张贴“掀铁道,拔电杆,旋再毁坏大轮船”的揭帖。
(2)“马拉火车” 1878年,美国一公司获得唐山煤矿开采权,报请修筑唐山至北塘之间的运煤铁路,遭到清政府多数官员强烈反对。两年后,唐山至胥各庄之间9千米长的铁路以不用机车牵引为条件获准兴建。由于不允许用机车牵引,只好用马拉,被讥讽为“马车铁路”。
(3)中国进口第一辆奔驰轿车 1898年,袁世凯为慈禧贺寿进贡一辆奔驰牌轿车。不料,慈禧仅试坐一次便将其“打入冷宫”弃置不用了。原来,汽车解决不了“尊卑”问题,司机不但坐在慈禧的前面,而且还和她“平起平坐”,有伤“体制”,最终被闲置起来。
请回答:
西方列强在中国修建铁路的目的是什么?义和团的口号与清政府拆毁淞沪铁路在性质上有何区别?你怎样理解“昨天”发生的这些故事?(10分)


参考答案:
目的:列强利用修筑铁路,直接控制中国铁路交通大动脉,便于从军事上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从经济上掠夺中国的财富,还控制了铁路沿线的地方,把它们的势力深入到中国内地。区别:义和团是为了反帝斗争,而清政府则仅是受“扰民”“破坏风水”等封建思想限制。理解:这些故事说明传统中国对近代文明的排斥,也反映出到了近代,中国已明显落后了。


本题解析:解题应着重围绕三个中心词:“目的”“区别”“故事的理解”。其中交织着列强侵华、农民阶级和清政府对近代文明在中国发展的不同态度和影响。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如图反映了爱尔兰财政危机的状况,危机发生后欧盟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商讨救助计划,以防引发欧盟乃至全球经济的二次探底风险。2010年12月7日,欧盟同意为爱尔兰提供850亿欧元贷款。这一事件
①说明爱尔兰是欧共体国家 ②表明IMF的宗旨是全球性的发展援助 
③凸显了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作用 ④反映了当今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

[? ]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②③?
D.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世界银行2009年初发布报告说,金融危机正使众多发展中国家面临困境,随着发达国家大举投资刺激本国经济,流向发展中国家的投资“事实上已消失”,今年发展中国家的投资缺口将在2700亿美元至7000亿美元之间,这种影响将是长期的。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
①全球化深入发展,世界各国的经济关系日益紧密
②全球金融危机正在加深,经济保护主义有所抬头
③发展中国家经济基础相对薄弱,对国外投资依赖性强
④发展中国家投资环境极度恶化,外资大规模撤出


[?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④
D.②③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法国大革命时期,第一次反法同盟形成于_____。
A.君主立宪派统治时期
B.吉伦特派统治时期
C.雅各宾派统治时期
D.热月党人统治时期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不断深入引起了欧洲封建君主国的恐惧。为了扼杀革命,1793年2月由英国策动,荷兰、普鲁士、奥地利、西班牙、撒丁、那不勒斯、俄国等组成第一次反法同盟,这个时期当政的是吉伦特派。C是1793年6月后才当政。A是在1789年大革命后。D是1794年热月政变后。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4 5 6 下页 尾页 5/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