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2-14 03:02:48
1、判断题 假如某爱国实业家在20世纪初需要了解全国各地商业信息,可采用的最快捷的方式是
[? ]
A.乘坐飞机赴各地了解
B.通过无线电报输送讯息
C.通过互联网
D.乘坐火车赴各地了解
2、判断题 “东西遥隔语言通,此器名称德律风。沪上巨商装设广,几如面话一堂中”;“举头铁索路行空,电气能收夺天工。从此不愁鱼雁少,音书万里一时通”。诗中赞叹的是
[? ]
A、高架铁路的建立
B、化学工业的进步
C、电讯事业的发展
D、水运事业的发展
3、判断题 1898年,袁世凯为慈禧贺寿,进贡一辆奔驰轿车。不料,太后仅坐一次便弃之不用了。原来,汽车解决不了“尊卑”问题,司机不跪且坐,还坐在慈禧的前面!这一事例说明的主要问题是?
[? ]
A.慈禧生活俭朴 ?
B.中国不需要汽车
C.中国汽车依赖进口 ?
D.封建观念阻碍近代化
4、判断题 请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为将河北开平矿务局出产的烟煤运出,中国商人出面,于1881 年建成了从唐山的胥各庄的唐胥铁路,这是中国人修筑的第一条铁路。
——人民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历史必修第二册》
材料二:列强在中国争得的铁路投资权(截至1898 、11 )
——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近现代史?上册》
材料三:帝国主义把掠夺中国的铁路摆在突出的地位……日本《朝日新闻》公然叫嚷“铁路所布,即权力所及。凡其它之兵权、商权、矿权、交通权,左之右之,存之亡之,纵于铁道两轨,莫敢谁何。故夫铁道者,犹人之血管机关也,生死存亡系之。有铁路权,即有一切权;有一切权,凡地方官吏,皆吾颐使之奴,其地之民,皆我俎上之肉”……
——《新编中国通史》第三册
材料四:孙中山非常重视铁路建设,他指出:“今日者,强邻环视,我国若不急急将铁路修成,则俄人必欲夺我蒙古铁道路线……英人必欲夺我西藏铁道路线……铁道为人所夺,国即为人瓜分。”在《建国方略》中,孙中山设计了中国铁路建设的总体方案,其中对西藏、青海、新疆等地区,规划了包括16 条线路的“高原铁路系统”。他认为,此区域农产最富,牧场最美、矿产丰富,于此兴建铁路,即使工程浩大,亦有良好的回报。?
——《孙中山全集》第二卷、第六卷
请回答:
(1)为什么中国商人要修建材料一中的这条铁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三反映的实质问题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依据材料四简析孙中山规划“高原铁路系统”的主要战略意图,他未能将方案付诸实施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006 年,孙中山当年的高原铁路建设迈出重要的一步,你知道这一步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判断题 中国茶和茶文化历史悠久,享誉全球。“一个地球,一个联合国,一杯中国茶”成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彰显中国茶文化魅力的流行语。上海是近代中国茶叶的一个外销中心。1884年,福建茶叶市场出现了茶叶收购价格与上海出口价格同步变动的现象。与这一现象直接相关的近代事业是
[? ]
A.电报业
B.大众报业
C.铁路交通业
D.轮船航运业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