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知识点复习《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高频试题预测(2019年最新版)(七)

时间:2019-12-14 03:01:38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西方媒体称一种水稻为“东方魔稻”,该稻选育成功得益于
[? ]
A.邓小平?
B.钱学森?
C.袁隆平?
D.徐光启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07年10月24日18时5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将“嫦娥一号”卫星成功送入太空。“嫦娥一号”是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颗月球探测卫星,它的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实施绕月探测工程迈?出重要一步,中国在太空探索领域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中国最早的哲学家老子、墨子、孟子等都曾探究过“天”的道理。德国哲学家康德说:“世界上最使人惊奇和敬畏的两样东西,就是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定律。”
材料二 六百多年前,万户绑在椅子上,两手各持一只大风筝,椅背上47枚捆扎在一起的火箭点燃……这位粉身碎骨者成为人类文明史上第一个尝试用火箭飞天的人。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以他的名字命名为“万户”。

材料三

材料四 2007年,日本的“月神号”和中国的“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发射成功,2008年美国“月球探测轨道器”和印度“月船一号”月球探测卫星计划发射;2010年美国的月球软着?陆器、2012年中国的软着陆器和月球车也在发射计划之中。
(1)我国战国时期,人们就从哲学的角度阐释了对“天”的认识;在欧洲,14-17世纪,人们也开始对传统的“天”的观点进行猛烈地抨击。请以史实加以说明并概括指出上述两种情况出现的共同原因。
?
(2)中国古代天文学成就辉煌。举出春秋时期到东汉末年,我国天文学领域领先世界的四项成就。
?
(3)20世纪60年代,苏联人和美国人先后进入太空,而中国却在这方面相对滞后。简述中国“滞后”的原因。
?
(4)半个世纪以来,世界航天技术迅速发展,简要分析其原因。
?


参考答案:(1)史实:战国时期,荀子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14-17世纪,欧洲文艺复兴运动中,哥白尼提出“太阳中心说”;布鲁诺认为宇宙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是无限的,有力地冲击了封建神学思想的桎梏。共同原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与唯心主义思想斗争的结果。
(2)春秋时期最早的关于哈雷彗星的确切记录;战国时期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甘石星经》;西汉时期有最早的太阳黑子的记录;东汉科学家张衡对月食作了最早的科学解释。
(3)中国长期遭受战争创伤;航天技术基础极为薄弱;帝国主义国家对我国进行技术封锁;“左”倾错误的长期影响。
(4)原因:科学理论的重大突破;科学技术的发展;综合国力的提升;国际竞争的促进;政府的重视;等等。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嫦娥一号”奔月成功,实现了中国人民的千年梦想,是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又一座里程碑。关于我国航天事业的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现在的“两弹一星”是指原子弹、氢弹和人造地球卫星
B、1964所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C、1970年,“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标志着中国进入航天时代
D、2008年9月“神舟7号”发射升空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2011年9月18日,农业部委派的专家组现场组织指导对“杂交稻之父”袁隆平研制的“Y两优2号”百亩超级杂交稻试验田的收割、验收工作,此批次的超级杂交稻承担着冲击大面积亩产900公斤难关的重任。对此评述正确的是
[? ]
A.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技术早在过渡时期就取得重大突破
B.中国水稻亩产900公斤难关在1958年就已经攻克
C.杂交水稻技术为解决中国人的吃饭问题做出了重大贡献
D.世界粮食安全问题因杂交水稻技术的突破已经得到解决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新华社电:“这次卫星发射成功,是我国发展空间技术的一个良好开端,是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的伟大胜利,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又一丰硕成果……给反革命的美帝国主义和社会帝国主义以沉重的打击,粉碎了他们垄断空间技术的迷梦。”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
A.标志着中国开始进入航天时代
B.当时的舆论宣传带有浓厚的“左”倾色彩
C.打破了美苏对空间技术的垄断
D.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发射卫星的国家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6 7 8 下页 尾页 7/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