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知识点大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高频试题特训(2019年最新版)(三)

时间:2019-12-14 02:58:14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铁路建设出现了快速发展,其主要原因是:
A.洋务运动的开展
B.辛亥革命的影响
C.收回利权运动的蓬勃发展
D.实业救国思潮的兴起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王安石提出“行者,有生之本”。与之相对立的观点是
A.“心无外物”
B.“天地为万物之本”
C.“夫形于天地之间也,物也”
D.“舍天地则无以为道”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实际上考查宋明理学的哲学观。王安石认为,人的生理和心理方面的活动和人的形体联系在一起,突出了“形”的存在;B、C、D三项均突出了“天地”或“万物”这一“形”的存在。A项是宋明“心学”的观点,“心学”认为天地万物都在心中,这明显与王安石的思想相对立。故选A。
点评:宋明理学分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两大派。两派在探求理的途径上上不同,朱熹主张格物致知,王阳明则主张致良知。程朱理学属于客观唯心主义,但是王守仁则是主观唯心主义哲学。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民生问题是当今世界各国关心的重大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于1946年8月通过国民保障法,规定投保职工在就业、退休、怀孕、工伤、疾病、死亡等情况下可以申请补助;11月通过国民医疗保健制度;1948年颁布国民援助法,由政府拔款给贫困者以社会立法救济。德国也通过保险、救济、补助等社会保障手段来缓和私有制和竞争所带来的社会冲突。
——摘编自段炳林《世界当代史》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西方国家是通过什么方式确立福利制度的?(1分)这种制度有何作用?(1分)
材料二? 1950年后,苏联国防工业获得重大突破,但工业消费品供应不足,而且质量较差,农业发展缓慢,到1953年全苏人均粮食仍低于1913年。集体农庄向国家义务交售了粮食总产量的60%和全部甜菜与皮棉。农庄庄员的劳动报酬很低。这种状况在此后很长时间内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善。
——摘编自段炳林《世界当代史》
(2)依据材料二归纳出苏联在发展国民经济上存在的问题,(1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和最终导致的社会结果。(2分)
材料三? 1980年邓小平指出:“近三十年来。经过几次波折,始终没有把我们的工作重点转到社会主义建设这方面来……社会生产力发展不快、不稳、不协调……”1990年又指出:“人民现在为什么拥护我们?就是这十年有发展,发展很明显。”?
——摘编自《邓小平文选》
(3)指出材料三中所说的“几次波动”中最严重的一次。(1分)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在发展国计民生方面取得的成就(2分
(4)综上所述,谈谈各国在民生问题上的经验和教训。(2分)


参考答案:(1)方法:通过立法形式。(通过社会保障和保险制度、政策等)(1分)
作用:缓和社会矛盾,保持社会稳定 。(1分)
(2)问题: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人民生活水平难以提高。(1分)
原因: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斯大林模式)(1分)
结果:社会矛盾尖锐,是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之一。(1分)
(3)波动:“文化大革命”。(1分)
成就:社会生产力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不但解决了温饱问题,而且从总体上已达到小康水平。(2分)
(4)经验教训:注重民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就会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不注重民生,必然会影响国民经济长期稳定发展,导致社会动荡不安。(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近代后期在西北地区曾有民族企业家慷慨陈词:“环视西北半壁,纱厂寥寥无几家。无论前方将士,无论后方居民,均有赖吾等救济。”“在这紧急时刻,多一份生产,就多一份国力”。其可能出现在哪一时期
A.五四运动时期
B.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抓住时间“近代后期”,故排除A、B;从“前方”“后方”“紧急时刻”“国力”等判断应是在抗日战争时期,为抗战提供人力物力,大后方的民族企业家积极生产,支援前线。故本题选C。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力争向着和谐方向发展的全球经济一体化必须
①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②科技发展必须具有人文精神
③建立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④消除核垄断,消灭核战争


[? ]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