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2-14 02:54:06
1、判断题 汉武帝倡导“独尊儒术”。后来,汉宣帝反对专任儒生时说:“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此处所谓“周政”,主要是指周代的
[? ]
2、判断题 1687年,某部著作在巴黎出版激起了巨大反响。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高度评价道:“中国的哲学之王……这位哲学家超越了我们所指导的几乎全部希腊哲学家的时代,他总有着熠熠闪光的思想和格言。”该部著作最可能是?
[? ]
A、《马可波罗行纪》?
B、《利玛窦中国札记》?
C、《中国哲学家孔子》?
D、《大唐西域记》
3、判断题 杨绛在其著作《走到人生边上——自问自答》中说“孔子出门必坐车”。孔子的这一行为最能体现儒家思想中的
?[? ]
A.礼
B.仁
C.中庸
D.德治
4、判断题 在中西文化史上,孔子和柏拉图是东西方的文化巨人。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论语》
材料二、除非哲学家成为我们这些国家的国王,或者那些我们现在称之为国王和统治者的人能够用严肃认真的态度去研究哲学,使政治权力与哲学家理智结合起来,而把那些现在只搞政治而不研究哲学或者只研究哲学而不搞政治的碌碌无为之辈排斥出去,否则,……我们的国家就永远不会得到安宁,全人类也不能免于灾难。
──《柏拉图全集》
(1)根据材料一,概括说明孔子的思想?
?
(2)阅读材料二,分析柏拉图提出哲学家王的原因是什么?
?
(3)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柏拉图的哲学家王的主张与孔子的内圣外王的理论有何异同之处??
?
5、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莎士比亚(1564-1616)的戏剧《哈姆雷特》中的一段独白:“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动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材料二 “近五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器物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是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革命成功将近十年,所希望的件件都落空,渐渐有点废然思返,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度,决计不可能,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悟……所以最近两三年间,算是画出一个新时期来。”?
——梁启超《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1922年?
材料三 “孔子这人,其实是自从死了以后,也总是当着‘敲门砖’的差使的。自20世纪以来,孔夫子的运气是很坏的,但到袁世凯时代,却又被重新记得,不但恢复了祭典,还做了古怪的祭服,使奉?祀的人们穿起来。跟着这事而出现的便是帝制。然而那一道门终究没有敲开,袁氏在门外死掉了。”?
——《鲁迅全集》
材料四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年,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杂志罪案之答辩书》
材料五 孔子学院在全球开设的速度,引发了世人包括中国人自己的惊奇。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全球新增100多所孔子学院,覆盖了50多个国家和地区。到2010年,全球将建成500所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现在已经不是我们要推广,而是各国的大学争着要办,挡都挡不住。”全世界孔子学院正以每4天诞生1所的速度增加。
——新华网
(1)材料一体现了什么社会思潮?推动这一社会思潮不断向前发展的有哪三大事件?
?
(2)材料二中梁启超归纳的第一期、第二期、第三期有什么史实依据?
?
(3)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回答袁世凯时代为什么没有敲开“那道门”?
?
(4)材料四中“闹了多少年,流了多少血”主要在哪些领域进行的?请以典型的史实加以说明。
?
(5)材料四中“光明世界”的本质含义是什么?
?
(6)结合材料五和所学知识,分析孔子学院在全球广泛开设的意义?
?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