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答题模板《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高频试题特训(2019年最新版)(九)

时间:2019-12-14 02:53:45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下列关于古代希腊的民主政治和古罗马的法律,表达最为合理的是
A.都使妇女权益受到保护
B.都导致最终的衰落
C.都保护所有居民利益
D.都是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用排除法,AC不符合古希腊民主政治,古希腊民主政治只适用成年男性公民,妇女、外邦人、奴隶排斥在外;B不符合罗马法,罗马法维护了古罗马的统治秩序。因此选D。
点评:从高考命题的角度看,对罗马法的考查侧重于罗马法的特点及形成原因,对罗马法重视保护私有财产的特点考查较多,实际上体现了党的十七大要求保护私有财产的热点,体现了以史为鉴的命题原则。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中国政府第一次公开提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是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对台湾问题的了解。根据所学知识,我们知道和平解决台湾是在改革开放之后才提出的。因此A《共同纲领》可以排除;提出方针之后,形成共识才可以写入宪法,因此宪法不可能是第一次;D项“九二共识”是两岸只有一个中国,也不是第一次提到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因此答案为C。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某同学把区域性合作组织几种模式的特点作了如下归纳。下列模式对应组织,正确的是

模式1
关税、货币、市场、司法统一
模式2
自由贸易、共同关税、共同市场
模式3
共同兴趣、自觉自愿、道义责任、会员制、没有法律义务
模式4
结伴而不结盟、共同倡导、安全先行、互利协作
A.模式1——北美自由贸易区? B.模式2——上海合作组织
C.模式3——亚太经合组织? D.模式4 ——欧洲联盟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由模式一中“货币统一”可判断出是欧盟,故A项错误;由模式二中“自由贸易、共同关税、共同市场” 可判断出是北美自由贸易区,故B项错误;亚太经合组织由于各成员国差异较大,因此承认多样性,强调灵活性、渐进性和开放性,遵循相互尊重、平等互利自主自愿的原则,故模式三为亚太经合组织,故C项正确;上海合作组织开创了结伴而不结盟的新型区域合作关系,故D项错误。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在早期儒家经典中,民本思想有较多的体现。《尚书》中说:“民惟邦本,本目邦宁。”孔子主张“因民之所利而利之”。孟子认为民贵君轻,又称:“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日贤,未可也;国人皆日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荀子》中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据《孟子》等
材料二?孙中山认为,“中国古昔……有所谓‘民为贵,君为轻’,此不可谓无民权思想矣。然有思想而无其制度,故以民立国之制,不可不取资于欧美”。他强调“民国之国家,为全国国民所公有;民国之政治,为国民所共理;民国之权利,为国民所共享”。
——摘编自《孙中山全集》
(1)根据材料一及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先秦儒家民本思想的主要内容和理想统治方式,(6分)并分析民本思想的内涵。(2分,不得摘抄原文)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民本思想与近代中国民主思想的本质区别,并简析民主思想在近代中国兴起的历史必然性。(7分)


参考答案:
(1)主要内容:民为邦本;因民利而利之;民贵君轻;君舟民水。(每点1分,4分)
理想方式:君主用贤人,行仁政。(2 分)
思想内涵:强调君民相互依存;君主应重视民意,顺应民心。(每点1分,2分)
(2)本质区别:民本思想是在君主政治下对君民关系的认识; 民主思想否定封建君主制, 最终形成 “主权在民” 的认识。(每点2分,4 分)
必然性:封建制度面临资本主义的挑战;受到西方民主思想的影响;民族危机日趋严重;知识分子的反思和探索。(任答三点,3分)


本题解析:
(1)《尚书》中说民惟邦本,本目邦宁,孔子主张“因民之所利而利之”,孟子认为民贵君轻,荀子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概括起来就是民为邦本;因民利而利之;民贵君轻;君舟民水。国人皆日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表现了儒家的理想方式:君主用贤人,行仁政。从而总结民本思想的内涵:强调君民相互依存;君主应重视民意,顺应民心。
(2)民本思想然有思想而无其制度,民本思想是在君主政治下对君民关系的认识;民主思想“民国之国家,为全国国民所公有;民国之政治,为国民所共理;民国之权利,为国民所共享” 否定封建君主制, 最终形成 “主权在民” 的认识。民主思想在近代中国兴起是大势所趋,时代潮流所致,内外因素综合的结果:封建制度面临资本主义的挑战;受到西方民主思想的影响;民族危机日趋严重;知识分子的反思和探索。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资料一:欧阳修为范仲淹作神道碑,记述他的生平和政绩,却未提到建设义庄的事。
资料二:钱大昕在七律范文正公祠中有云:「义田遗泽尚如新,古貌依稀佛地人」,「未登宰相输琦弼,已到真儒继孟荀」。
资料三:民国吴氏宗谱的家训有云:「子孙贵盛,家门之幸。当思范公,顾恤同姓。」
请依据这三条资料,选出适当的叙述


A.范仲淹建设义庄这件事,当时的人并未如后代的人们那样的重视
B.资料二与三高度评价范仲淹的义庄,反映宗族义田在宋代以后得到发展
C.清代与民国人们念念不忘范仲淹的义庄,是因为宗族义庄盛况不再,希望回复古制
D.钱大昕对范仲淹的评价采保留态度,认为他的政绩不如韩琦、富弼,只会发表空洞的议论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A欧阳修与范仲淹同时代,但欧却未提及,反而清代的钱大昕和民国的吴氏宗谱提及;C资料二、三之内容看不出来;D是称赞; 故答案为B。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8 9 10 下页 尾页 9/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