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知识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高频考点巩固(2019年最新版)(九)

时间:2019-12-14 02:39:26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图片《孔子讲学图》所示的场景中,不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对学生述怀: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B.开创私学之先例,所收学生并无贫富贵贱之分
C.讨论“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的问题
D.学生问他何谓“仁”,他说,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是考查学生对孔子思想的理解。结合所学知识C是错误的;“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这是老子的观点。所以选C。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下图主题与下列口号精神相近的是

A.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B.公共食堂好,吃饭不花钱
C.自愿又互利,发展合作社
D.联产承包制,走上富裕路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分析能力。图片反映了20世纪50年代末在经济建设中以高指标、浮夸风等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的发展,A口号与图片都过分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违背客观经济发展规律,造成生产的下降。
【考点定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大跃进”。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最早“使儒家的伦常政治纲领有了一个系统论的宇宙图式作为基石,使《易传》、《中庸》以来儒家所向往的‘人与天地参’的世界观得到了具体的落实,完成了自《吕氏春秋·十二纪》起始的、以儒为主、融合各家以建构体系的时代要求”的思想家是
A.荀子
B.董仲舒
C.朱熹
D.王夫之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儒家所向往的‘人与天地参’的世界观得到了具体的落实”“以儒为主、融合各家以建构体系的时代要求”说明是汉代儒家思想被神圣化,故本题选择B项。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国家间的合作日益密切,欧洲出现了“欧洲共同体”,亚洲出现了东南亚国家联盟,进入20世纪90年代,世界性的经济交往更加密切,出现了“世界贸易组织”等机构。以下能说明这一趋势出现原因的是
①市场经济体制在全球范围普遍被认可②新的科学技术革命的发生
③国家间的经济差距日益缩小④国际金融的不断发展
[?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阅读下列近代西方科技在上海、重庆出现的时间表,从中能得到的结论有

①中国科技近代化具有不平衡性?②中国充分吸收了两次工业革命成果
③中国侧重引进西方的实用技术?④中国民族工业主导了两地的近代化
A.①③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8 9 10 下页 尾页 9/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