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7-11 10:30:42
1、选择题 中国古代学术史上曾发生过一次著名的理学家辩论,甲方批评乙方做学问“支离”,乙方批评甲方做学问“太简”。下列各项中,属于当时甲方代表人物主要观点的是
A.格物致知
B.反省内心
C.存天理,灭人欲
D.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从汉朝以后到唐代,儒学的内在传统中断了,变成了比较注重文献、历史,宋代的理学就致力予把汉代以后中断的儒学内在传统接续起来静。宋代理学接续“儒学内在传统”的是
A.理生万物
B.格物致知
C.心即理也
D.强调人格、修养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题干中的“儒学内在传统”应该指的是汉代以后中断的儒学内在传统,意即汉代及以前的儒学传统,根据所学儒家思想的知识可知,先秦和汉代的儒学都主张人格、修养等,故选D;ABC都是宋明时代的主张,故不符合题意。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宋明理学对传统儒学的继承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有学者指出:“古来帝王,由秦始皇至清代宣统,正统偏安者共二百余人,真正懂得国家政体并善以此治国,王而不藩者,不过秦皇、汉武、宋太祖、清圣祖(康熙)四人而已。”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中四位皇帝描写正确的是( )
A.秦皇初创中央集权,地方行州郡县
B.汉武设中外朝制度,以儒术行大一统
C.宋太祖以三权分立原则分割军政财权
D.清圣祖以军机处提高行政效率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秦朝地方实行郡县制,故A项错误;汉武帝建立中外朝制度,在思想方面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故B项正确;三权分立原则指的是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故C项错误;雍正皇帝设立军机处,故D项错误。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汉武帝的集权措施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赵鼎新在《中国大一统的历史根源》中写道:“在这一政治体制中,皇帝被神圣化为‘天子’,而‘天命’的解释权则掌握在从知识精英中选任的儒士型科层官僚手中。”材料反映的是
A.孟子的民本思想
B.荀子的政治思想
C.董仲舒的新儒学
D.孔子的德治思想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皇帝被神圣化为‘天子’、‘天命’等等字眼很显然是董仲舒的新儒学的核心思想观点,所以材料反映的就是C。另外,董仲舒的新儒学正是因为神化皇帝的封建统治才被被汉武帝所采纳的。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董仲舒的新儒学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相对于孔子思想,主要变化有
① “君权神授” ②“天人感应”
③用儒家思想统治天下 ④提出“民贵君轻”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民贵君轻”是孟子提出来的,不是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用儒家思想统治天下”可以说是所有儒士的共同想法。董仲舒新儒学的基础是“天人感应”,认为“道之大原于天”,主张“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 答案:A
考点:董仲舒的新儒学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是知识的识记能力。学生也可用排除法解决。还可以考查董仲舒思想主张的影响等。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