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试卷《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高频试题特训(2019年最新版)(七)

时间:2019-07-11 10:19:49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黄宗羲评价某先贤说:“先生之学,……出入于佛、老者久之。及至居夷处困,动心忍性,因念圣人处此,更有何道?忽悟‘格物致知’之旨,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该先贤是
A.程颢
B.朱熹
C.王阳明
D.李贽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从材料中“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可知该思想家主张内心反省,不必外求,这是王阳明的“心学”思想。A、B属于理学家,D是明朝进步思想家,主张个性解放,因此选C。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造成下图所示的公私经济成分比例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A.三大改造
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国营企业改革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图片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图片中私有制经济逐渐消失,公有制逐渐确立为主体经济,说明是三大改造的结果。故选择A项。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被称为“经济联合国”的世界贸易组织(WTO),构建了当今世界的多边贸易体制。该体制的中心是
[? ]
A.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B.促进知识经济发展
C.减轻发展中国家债务
D.促进贸易自由化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20世纪新中国的下列事件,正确的排列顺序是(?)
①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②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升入太空
③中央提出调整八字方针
④中国恢复高考制度?
A.①②③④
B.④①②③
C.④②①③
D.③①②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联系所学可知,①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是1964年;②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升入太空,是1975年;③中央提出调整八字方针,是1960年提出的;④中国恢复高考制度,时间是1977年。故此题应选D项。
点评:此题为排列式选择题(先后顺序式选择题)。根据题目要求,把一些历史事件或现象按一定的顺序,特别是时间先后顺序加以排列,其形式有序号式和非序号式两种。解答此类选择题可采取首尾两端法(从头或从尾判断),即先确定排除不符合题干要求的选项,如能确定最早或最后一个,即使其中个别时间未掌握,也有可能选出正确答案,或大大提高命中率。能否准确、牢固掌握时间概念是答好此种题型的关键。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如下表所示,1950年中国与美国、印度在钢、发电人均产量方面的比较

人均产量
中国
美国
印度

2.37Kg
538.3Kg
4Kg
发电
2.76Kwh
2949Kwh
10.9Kwh
为改变这一面貌,我国在一五计划期间采取的针对性措施是
A.没收官僚资本? B.优先发展重工业
C.完成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D.掀起大炼钢运动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是表格型选择题,主要分析表格中数据的对比变化。依据表格中的信息可以看出,中国的重工业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甚至发展中国家印度,为改变这种状况,我国实施了一五计划。故B项符合题意。
点评:在一五计划中,为了加快工业化速度,采取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其间,鞍山钢铁公司三大工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先后建成投产。一五计划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6 7 8 下页 尾页 7/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