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知识点复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高频试题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七)

时间:2019-07-11 10:19:28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有两个人来到城东曲江游乐区,看到游客大都衣着鲜丽,神情愉悦,还有身着窄袖紧腰服装的妇女,也骑着骏马,结队而来。二人走累了,走进一家饮食店,喝葡萄酒、吃胡麻饼。看到一位凹眼高鼻的外族女子在招呼客人,觉得十分有趣。他们所到的地方,应是
A.汉代长安
B.唐代长安
C.元代大都
D.清代北京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唐在安史之乱前无华夷之防,故有很多外国人和外来文物输入中国。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民国时期,公路交通的发展受到很大限制的主要因素是(  )
A.铁路、民航业的迅速发展
B.政治腐败、民生凋敝
C.汽车工业未形成完整体系
D.轮船运输是当时的主要交通方式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公路交通是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的表现,在民国时期,由于政治腐败、民生凋敝,国家未能大力发展公路交通事业,所以本题应选择B项。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法国总统戴高乐提出“欧洲是欧洲人的欧洲”。下列组织与之相关的是
A.欧共体
B.北美自由贸易区
C.东盟
D.亚太经合组织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B不对,北美自由贸易区(North American Free Trade Area,NAFTA)由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3国组成于1992年8月12日就《北美自由贸易协定》达成一致意见,并于同年12月17日由三国领导人分别在各自国家正式签署。1994年1月1日,协定正式生效,北美自由贸易区宣布成立。C不对, 东南亚国家联盟(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简称东盟(ASEAN)。东盟的前身是马来亚(现马来西亚)、菲律宾和泰国于1961年7月31日在曼谷成立的东南亚联盟。1967年8月7-8日,印度尼西亚、泰国、新加坡、菲律宾四国外长和马来西亚副总理在曼谷举行会议,发表了《曼谷宣言》,正式宣告东南亚国家联盟成立。东南亚国家联盟成为政府间、区域性、一般性的国家组织。1967年8月28-29日,马、泰、菲三国在吉隆坡举行部长级会议,决定由东南亚国家联盟取代东南亚联盟。 D不对,亚太经合组织(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简称APEC)是亚太地区最具影响的经济合作官方论坛。1989年11月5日至7日,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日本、韩国、新西兰和东盟6国在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举行亚太经济合作会议首届部长级会议,标志着亚太经济合作会议的成立。1993年6月改名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1991年11月,中国以主权国家身份,中华台北和香港(1997年7月1日起改为“中国香港”)以地区经济体名义正式加入亚太经合组织。亚太经合组织共有21个成员。A符合题意,欧共体的成立表明两极格局下欧洲为保证自身安全、提高国际地位、发展经济而走向联合.
点评:1951年,法,意、荷、比,卢、联邦德国六国签订了《巴黎条约》,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这个共同体促使政治宿敌法德之间的矛盾化解。此后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成立。1967年,这三个共同体合并为一个机构——欧洲共同体。欧共体的影响:(1)欧洲共同体成立后,西欧国家不断加强经济合作,经济实力大大增强。(2)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西欧国家开始摆脱美国的控制,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3)资本主义世界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形成。(4)增强与美苏抗衡的实力,冲击了两极格局,使世界朝多极化方向发展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文革”中,刘少奇曾拿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悲愤地抗议道:“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你们怎样对待我个人,这无关紧要,但我要捍卫国家主席的尊严,谁要罢免我国家主席,要通过审判,也要通过人民代表大会。你们这样做,是在侮辱我们的国家。我个人也是公民,为什么不让我讲话?宪法保障每一个公民的人身权利不受侵犯。破坏宪法的人,要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的!”但毫无结果,刘少奇最终含冤而死,成为共和国第一大冤案。刘少奇案说明了()
A.民主法制建设对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极端重要性
B.以德治国的重要
C.民主合作多党协商的重要
D.当时没有法律依据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考生阅读、理解材料的能力与分析问题的能力,难度中等。刘少奇的冤案之所以发生,是因为人民代表大会没有发挥作用,没有经过合法程序,严重破坏了宪法。只有健全民主法制建设,才能避免此类事件的发生,故选A。当时并非没有法律依据,只是法制不健全,不依法办事,D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大学》云;“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中国古代强调“家齐而后国治”,这一观念的经济和思想基础是
①小农经济?②工商食官制度?③儒家伦理道德?④法家法治观念
A.②③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中“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是指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理念,这一思想诞生于儒家思想形成时期,即春秋晚期至战国时代,①③两项符合史实和题意要求,②项是西周时期的重要经济制度,④项显然与儒家观念不符,故答案选B,A C D三项组合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6 7 8 下页 尾页 7/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