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知识大全《民国初期和国民政府前十年民族工业的发展》考点强化练习(2019年练习版)(三)

时间:2019-07-11 10:07:18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1914至1919年的历史事实说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最严重障碍是
A.封建主义的压制
B.资本主义列强的侵略
C.封建官僚的排挤
D.官僚资本的压制和垄断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1914年到1919年是中国的民族工业快速发展时期,最主要的原因是帝国主义列强忙于欧洲的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从这我们可以看出,我国民族工业的发展与否,和外国列强直接相关,说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最严重障碍是资本主义列强的侵略。故选B。根据上面分析,ACD均错误。
考点:民族工业的黄金时期
点评:民族工业是考试的重点内容。在一战期间由于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和辛亥革命的影响,进入了第一次发展的黄金时期,但是随后由于列强进一步加强了对中国的侵略,中国的经济发展迅速的放缓;在1927年以后,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随后进行了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经济得到再次快速的发展。这两次的发展都是给我们以抓住机遇发展自己的启示。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民国初年,我国民族工业进入了进一步发展阶段,以天津为例,在工商部注册资产达万元以上的企业有数十家,其中面粉、纺织、化工业生产水平居世界前列。我国民族工业在这期间迅速发展的主要内因是
A.海外华侨的竞相投资办厂
B.欧洲列强在一战期间暂时放松了经济侵略
C.各种实业团体的广泛建立
D.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专制统治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此题考查对中国民族工业进入黄金时期的原因的分析归纳能力,搞错的主要原因是分不清这些原因所占的地位和起到的作用。一个历史事件的发生或一个历史现象的出现,往往是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这些因素中,有根本的,有直接的;有主观的,有客观的;有内因,也有外因。应该将这些原因进行归类整理,以加深自己对历史的认识,学会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认识问题、分析问题。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民国初年,民族工业发展最快的是
A.纺织业和造纸业
B.纺织业和面粉业
C.面粉业和火柴制造业
D.造纸业和化工业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民国初年,民族工业发展最快的是纺织业和面粉业等轻工业。故正确答案为B项。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图为某学生绘制的“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曲线图”。该图中有一处明显错误,它是

A.A—B段
B.B—C段
C.C—D段
D.D—E段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D—E段明显错误,1927-1937年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期民族工业得到一定的发展;1949——1952年新中国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合理调整工商业,允许私营工商业业的发展,因此不是一直呈下降的趋势。
考点:近代中国经济
点评:梳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历程1.19世纪六七十年代,民族资本主义开始形成。?原因:洋务运动诱导;外国资本主义的刺激;本国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清政府为了扩大财源税收放宽开办厂家的限制
2.19世界末20世界初,民族资本主义迎来短暂春天。原因:辛亥革命后,资产阶级上台,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民众自发的爱国运动的兴起;民族资本家的实业救国思想;最重要的是,一战时期,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忙于内战,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入侵。3.1927-1949(国民政府前10年-新中国成立)曲折发展。 原因:国民政府前10年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政策,民族资本主义较快发展,抗战时期,日占区对当地企业实行“军统治”,国战区实行战时体制,官僚资本膨胀。民族资本主义基本处于停滞状态。解放战争时期,国民政府与与美国签订卖国条约,美货涌入,挤压国货,国民党实行苛捐杂税,民族资本主义陷入绝境。4.1953-1956年通过三大改造,民族资本主义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下列对中国近代“抵制外货”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反映了中国近代广大人民的共同心声
B.因具有排外性而不利于加入世界市场
C.中国近代史上曾多次出现“抵制外货”运动
D.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在近代中国外货的涌入直接打击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因此,抵制外货是爱国的行动。


本题难度:困难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