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高频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考点预测(2019年押题版)(七)

时间:2019-07-11 10:06:06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中共八届十中全会说还存在两个阶级,两条道路的斗争,这实质是?
A.揭示了社会主义社会阶级斗争的规律
B.修改了“八大”关于社会主要矛盾理论
C.提出了改造社会发展生产的任务
D.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实际上修改了中共八大关于社会主要矛盾的科学论断,成为“左倾”错误继续发展的理论根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民国初年中国的政治发展其实应视为现代中国史上的第一次民主转型。下图记录了1833年~1915年“共和”“民主”这两个关键词在部分著作和报刊中出现的频率。

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图中“共和”“民主”字眼在1893---1913年出现的频率呈现快速增加趋势的主
要原因。(4分)
材料二 下图为1940年~1947年报刊上“民主”出现频率统计图

(2)依图分析1940~1947年“民主”出现的频率高低情况并说明理由。(8分)
材料三 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在参加北平市首次各界人民代表大会后,感慨万端:“我踏进会场,就看见很多人,穿制服的,穿工装的,穿短衫的,穿旗袍的,穿西服的,穿长袍的,还有位戴瓜帽的——这许多一望而知不同的人物,会在一个会场里一起讨论问题,在我说是生平第一次。”
——金冲及《新中国的第一年:写在国庆55周年之际》
(3)材料三反映出新中国的政治生活发生怎样的变化?请简述发生变化的原因。(4分)


参考答案:
(1)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成长;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发展(或辛亥革命)(4分,答其中任意两点即可)
(2)1940~1944年“民主”出现频率不高,原因是以抗日为重。(2分)1945一1946年“民主”出现频率较高,原因是抗日的胜利使人们看到和平的曙光;重庆谈判签订《双十协定》;1946年政协会议的召开,通过了有利于人民的决议。(4分) 1947 年“民主”频率下降,是因为内战爆发,专制统治的压制。(2分)
(3)变化:民主从少数人才享有的权利变成多数人都能享受的权利;贫苦民众从被压在社会最底层到当家作主人。原因:新中国的建立,人民当家作主。(4分)


本题解析:
(1)联系1893---1913年的时代背景,从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方面分析这一时期“共和”“民主”字眼出现的频率呈现快速增加趋势的主要原因。
(2)通过材料二 “1940年-1947年报刊上‘民主’出现频率统计图”可以看出,1940-1944年民主出现的频率不高;1945一1946年“民主”出现频率较高;1947 年“民主”频率下降。原因可以从社会主要矛盾和国内政局的变化等方面分析。
(3)材料三 “穿制服的,穿工装的,穿短衫的,穿旗袍的,穿西服的,穿长袍的,还有位戴瓜帽的——这许多一望而知不同的人物,会在一个会场里一起讨论问题”反映了社会各阶层都能享受到管理国家的权利。原因是新中国成立,人民实现了当家作主的愿望。


本题难度:困难



3、判断题  老照片是尘封的历史。下面两幅图片共同见证了新中国(  )

A.国家最高权力机构的组成
B.社会主义宪法的诞生
C.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确立
D.依法治国方针的确立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前面一幅图反映的是1949年9月政协会议召开,通过了具有新民主主义性质的宪法《共同纲领》,政协也代行人大职权,成为建国初期国家最高权力机构,后面一幅图反映的是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通过了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政协代行人大职权的使命宣告结束,人大成为国家最高权力机构,故A项正确,B项错误;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确立的标志是1956年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完成,依法治国方针的确立是在1997年中共十五大上,故C、D项错误。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齐奥尔科夫斯基说过:“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没有人能永远留在摇篮里。”今天,中国人已经走出了自己的摇篮,开始蹒跚学步了,这是指(  )
A.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B.第一枚导弹发射成功
C.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
D.“神舟”五号宇宙飞船在太空遨游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朱熹强调“格物致知”,认为格物就是穷尽事物之理,致知就是推致其知以至其极;陆九渊则从“心即理”出发,认为格物就是体认本心。由此可见二者争执的关键是
A.穷理的方法问题
B.理是否存在的问题
C.理气的关系问题
D.理的基本内涵问题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朱熹与陆九渊的思想主张,即理学和心学。朱熹的观点是客观唯心论,主张以物穷理;陆九渊的观点属主观唯心论,主张以心穷理。二者的区别在于如何认识世界。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6 7 8 下页 尾页 7/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