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必备知识点《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试题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三)

时间:2019-07-11 10:03:06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明清时期出现资本主义萌芽,传统的社会生产关系发生了变化。黄宗羲的思想反映了这种变化,下列观点出自黄宗羲的是
A.“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B.“宇宙便是吾心”
C.“工、商皆民生之本”
D.“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是材料型选择题,可以依照题干背景性提示“明清时期出现资本主义萌芽”,A项是战国时孟子的民本思想观点,B项是北宋陆九渊的心学观点,C项是黄宗羲“工商皆本”的观点,符合题意;D项是顾炎武的观点。故正确答案为C项。
考点:明清进步思想——黄宗羲的工商皆本观点
点评:本题从经济背景角度考查学生对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家主张的理解,本考点还可以设置为:明清之际形成的进步思想,最能体现时代发展趋势的是:
A.经世致用? B.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C.工商皆本? D.天下为主,君为客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发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呼唤。
A.王夫之
B.黄宗羲
C.顾炎武
D.谭嗣同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顾炎武在《日之录》提出的观点,“是故知保天下,然后知保其国。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明确“亡国”是封建王朝的更替,“亡天下”则是民族、文化的沦亡,是关系到整个民族命运的大事,C为正确答案。近代学者梁启超根据顾炎武的话,概括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八字。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顾炎武的主张。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明末清初出现了抨击封建专制的“人民为主”思想,其根源是
A.民族矛盾日益尖锐
B.阶级斗争不断升级
C.封建制度日趋腐朽
D.商品经济的发展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儒家思想由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学派而在西汉中期以后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根本原因是
A.要主张“民贵君轻”和仁政
B.它得到人民拥护
C.它吸收了其它多家思想
D.它适应了君主专制制度的时代需要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此题为最佳选择题。最佳选择题解题四联系:(1)联系史学理论进行史证对其分析;(2)联系马列原理进行主次轻重分析;(3)联系具体历史条件进行大小深浅分析;(4)联系题型结构进行演绎推理分析。根本原因,指导致历史事件发生的起决定作用并带必然性因素。如历史根源、社会根源、经济根源、最主要原因等;主要原因,指在诸多原因中占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原因,常与主观因素密切相关;直接原因,导致事件发生的、不经中介的近期原因;导火线,直接原因中促使某事件在某一特定时间、地点或以某种特定方式爆发的偶然因素。董仲舒宣扬“君权神授”、“天人感应”,适应了君主专制统治的需要,也是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正统思想的根本原因。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批判道学家“存天理、灭人欲”的说教,认为穿衣吃饭是“人伦物理”的说法应见于
A.《读通鉴论》
B.《明夷待访录》
C.《天下郡国利病书
D.《焚书》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