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7-11 10:00:41
1、判断题 (16分)我国是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国,农业和农民问题始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根本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鸦片战争后,资本帝国主义挟其大量余资,与新式机械在通商口岸渲染了些资本主义的色彩。……欧战爆发后,列强无暇东顾,因此中国幼稚的民族工业,乘机抬头,使中国渲染了很浓的资本主义色彩。……于是农村中的劳动力,初则剩余的劳动力都涌到了城市里去了,继则农村中的青年劳动力,即生产中的中坚分子羡慕着都市的繁荣,投身工业的比较能够多得些工资,也都向都市乱涌,向资本家出卖其劳动力,终则以农村衰落,而建筑于农村上的工业,日形没落……,因此,从农村涌到都市的劳动者,都成了可怜的失业之群。所以农村劳动力胡乱的涌进都市,一方面,使农村中失却生产的中坚份子——青年劳动力,而另一方面产生了大批的失业之群,这当然是人口变动的变态。
——金轮海《中国农村经济探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农村人口迁移对经济方面的影响。(4分)?
材料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城镇迁移人口的演变
期间 | 迁出入 | 农村(县) | 市、镇 | 农村迁入市镇人口 | |||
万人 | % | 万人 | % | 万人 | % | ||
1982-1987 | 迁出 | 2076.02 | 67.99 | 977.24 | 32.00 | 1545.19 | 74.143 |
迁入 | 721.50 | 23.63 | 2331.69 | 76.37 | |||
1982-1987 | 迁出 | 2310.11 | 62.48 | 1279.00 | 37.50 | 1671.82 | 78.48 |
迁入 | 590.47 | 17.30 | 2822.79 | 82.70 | |||
1990-1995 | 迁出 | 1985.55 | 59.75 | 1337.43 | 40.25 | 1194.71 | 60.17 |
迁入 | 948.55 | 28.56 | 2374.02 | 71.44 | |||
1995-2000 | 迁出 | 7316.24 | 58.70 | 5148.17 | 41.30 | 55065.50 | 68.96 |
迁入 | 1710.94 | 11.85 | 12728.14 | 88.15 |
2、判断题 联邦德国成立后,法国政治家戴高乐在演讲中说:“将来会不会有一个欧洲,就要看在日耳曼人和高卢人之间会不会直接达成协议。”他认为法德合作?
A.推动了政治多极化格局的形成
B.消除了西欧国家间的矛盾
C.标志着欧洲统一市场的形成
D.奠定了西欧联合的基础
3、判断题 有史学家指出:“在全球化已成为不可逆转趋势的当代世界,发展中国家虽然取得了政治独立,但不可能按自己的主观愿望去选择一个世界。”该史学家实际是强调了(?)
A.全球化进程中发达国家居优势
B.全球化进程只有利于发达国家
C.发达国家仍控制着发展中国家
D.发展中国家不可能实现现代化
4、判断题 秦汉以来儒家思想不断发展。下列属于吸收外来文化因素、阐释儒家思想的著作是(?)
①《春秋繁露》?②《四书章句集注》?③《儒林外史》?④《孔子改制考》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5、判断题
(12分)历史反复证明,国共两党团结合作对于中华民族的振兴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如今,国共合作、和平统一在海峡两岸的呼声更趋高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五)工人阶级尚未强大起来,自然不能发生一个强大的共产党——一个大群众的党,以应目前革命之需要,因此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议决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合作,共产党员应加入国民党。中国共产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曾感此必要,遵行此决议,此次代表大会亦通过此决议。
(六)我们加入国民党,但仍旧保存我们的组织……?
——引自《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关于国共合作的决议》?
材料二?中共中央再郑重向全国宣言?
一、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为中国今日之必需;本党愿为其彻底的实现而奋斗。
二、取消一切推翻国民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
三、取消一切存在的苏维埃政府,实行民权政治,以期全国政权统一。?
四、取消红军名义及番号,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之统辖,并待命出动,担任抗日前线之职责。?
——引自《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材料三?要实现统一,就要有个适当的方式,所以我们建议举行两党平等会谈,实行第三次合作,而不是中央与地方的谈判。双方达成协议后,可以正式公布。但万万不可让外国插手,那只能意味着中国还未独立,后患无穷。?
——邓小平《中国大陆和台湾和平统一的设想》
材料四? 2005年4月29日,中国共产党总书记胡锦涛与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举行会谈。穿越60年历史,两党最高领导人的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胡锦涛总书记说:“从你们踏上内地的那一刻起,我们两党就共同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
?
2005年4月29日胡锦涛与连战握手? 2009年5月26日胡锦涛同吴伯雄握手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述中共认识到国共两党合作的必要性是什么?材料一中“仍旧保存我们的组织”其实质指什么?两党第一次合作实现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第一次合作的政治基础是什么?(3分)?
(2)结合材料二分析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主要目的是什么?材料二中“取消红军名义及番号,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是如何体现的?第二次合作取得了什么成效? (3分)?
(3)在材料三中邓小平认为解决台湾问题的关键是什么?他提出实现统一的“适当方式”后来发展为什么政策? (2分)
(4)结合材料四,分析两党历史性的再度握手充分印证了国共两党当前共同的根本利益是什么? (2分)?
(5)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关于推动两岸关系在新的起点上向前发展的基本政策立场是什么?(2分)?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