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7-11 09:51:45
1、判断题 “一国两制”构想的首先成功实践是:
A香港顺利回归 B《中英联合声明》签署 C《中葡联合声明》签署 D海峡两岸交流频繁
2、判断题 黑格尔在《历史哲学》中这样阐述道:“哲学用以观察历史的惟一的‘思想’便是理性这个简单的概念。‘理性’是世界的主宰,世界历史因此是一种合理的过程。这一种信念和见识,在历史的领域中是一个假定,但是它在哲学中,便不是一个假定了。”作者认为
A.史学家普遍接受以理性治史
B.理性是合理解释历史的唯一工具
C.理性是史学家所应有的精神
D.理性的作用只体现在哲学发展中
3、判断题 “未经检讨与反省的生命是没有生存价值的生命。”这句话表明苏格拉底(?)
A.探讨人类社会,开创希腊哲学的新方向
B.关注自然界,强调生命的伟大意义
C.追求美德,改善人类的灵魂
D.主张不断认识自我,追求生命真谛
4、判断题 按照“一国两制”的构想,台湾作为特别行政区,可以拥有比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更大的自主权。这主要是指
A.保持其资本主义制度不变
B.中央政府不干涉台湾地方事务
C.外国资本不动
D.可以保留自己的军队
5、判断题 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1《唐律》中对地主官僚“占田过限”“妄认盗卖公私田”“在官侵夺私田”等不法行为,也定有惩治律条。州、县、里正地方官须依均田令进行土地还授,“若应受而不授,应还而不收”,也要依法治罪。地方官“诸差科赋役违法及不均平,杖六十”,擅自加重赋敛的,以坐赃或枉法论罪。
材料2唐代均田令对贵族官僚授永业田的规定不仅全面,而且数额很高,对土地买卖的限制也比较松弛,……皇帝对贵族官僚无限制的赐田,……到玄宗时期,一方面因为商品经济空前发展,从事兼并的富商大贾愈来愈多,另一方面,官僚集团也空前膨胀。……“兼并之弊,有逾于汉成(帝)、哀(帝)之间”。
材料3安史之乱以后,贫富分化更加悬殊,“富者兼地数万亩,贫者无容足之居”。大地主的土地多阡陌相连,他们把相连在一块的土地组成一个生产单位,当时通称为田庄。……在唐后期,官府、皇室、官僚、豪富以至寺院,都拥有大小不一、数量不等的田庄。
──以上材料均摘自《中国古代史》
回答:
(1)据材料1指出《唐律》为保证均田制的顺利实施作了哪些具体规定?
(2)综合材料2和材料3,说明唐均田制不能长久维持的原因。
(3)《唐律》虽然对均田制的实施提供了法律保障,但最终均田制还是遭到了破坏,你怎样看待这一现象?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