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高考知识点《康熙帝》考点预测(2019年押题版)(二)

时间:2019-07-11 09:49:0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以下材料
? 1960年4月,全国人大二届二次会议期间,毛泽东与老舍先生论及康熙。 毛泽东一开口便说,满族是个了不起的民族,对中华民族大家庭作出过伟大贡献。他还说,清朝开始的几位皇帝都很有本事的,尤其是康熙皇帝。毛泽东说,康熙皇帝的头一个伟大贡献是打下了今天我们国家所拥有的这块领土。我们今天继承的这大块版图基本上是康熙皇帝时牢固地确立了的。它三征葛尔丹,团结众蒙古部,把新疆牢牢地守住。他进兵西藏,振兴黄教,尊崇达赖喇嘛,护送六世达赖进藏,为维护西南边疆的统一,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他进剿台湾,在澎湖激战,完成统一台湾的大业。他在东北收复雅克萨,组织东北各族人民进行抗俄斗争,和沙俄签订《尼布楚条约》,保证我永戍黑龙江,取得了独立自主外交的胜利,为巩固东北边疆作出了重大贡献。毛泽东说,康熙皇帝的第二个伟大贡献是他的统一战线政策。满族进关时兵力只有5万多,加上家属也不过20万,以这样少的人口去统治那么一个大国,占领那么大领土,管理那么多人口,矛盾非常突出,康熙皇帝便发明了一个统一战线,先团结蒙古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后来又团结了汉族的上层人士,他还学习和继承了当时比满文化要先进的多的汉文化,他尊孔崇儒。在官吏的设置上,凡高级官吏都是一满一汉,大学士、尚书、侍郎、军机大臣都是如此。这样,康熙便非常成功地克服了满族官员少的困难,真正达到了以一顶百的神奇效果。?
——新华网
请回答:
①列举康熙皇帝在维护国家主权和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的突出贡献。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康熙皇帝入关后是如何运用统一战线政策确立并巩固了清朝在全国的统治?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括康熙皇帝的历史功绩。从康熙皇帝维护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活动中,我们可以得出什么重要启示?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择题  “保护人首先是使他们的牲口愚蠢,并且小心提防这些温顺的畜生不要竟敢冒险从锁着他们的摇车里面迈出一步。”该段批判愚民政策的文字的论述者是
A.伏尔泰
B.卢梭
C.康德
D.莎士比亚



3、判断题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民族融合的主要历史作用是?
[? ]

A.少数民族的封建化?
B.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发展和巩固 ?
C.游牧民族农业化 ?
D.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4、判断题  下图所示战役是


[? ]


A.明与瓦剌之战
B.明与后金之战
C.清军反击噶尔丹
D.反击沙俄之战



5、判断题  康熙皇帝非常注重对周边地区的防卫和管辖,经过
①两次雅克萨之战②平定噶尔丹叛乱
③册封达赖、班禅④收复台湾,使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的巩固与发展。
以上措施按地理方位排列正确的是

[? ]


A、

B、

C、

D、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


首页 上页 1 2 3 下页 尾页 2/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