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7-11 09:46:34
1、判断题 人类文明的长期发展中,既有精神成果丰富的历史时期,也有综合实力特别强大的国家或地区.对其兴衰变化的分析是一个永恒的话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德国哲学家卡尔·雅斯贝尔斯提出“轴心文明”的概念,他指出,在公元前800至公元前200之间早期文明中心出现了一大批思想伟人,形成了一系列的科技创新,发生了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构成人类文明的第一个轴心时期。中国、希腊、印度时代是三个著名的轴心文明,代表了世界文化的三个核心。“这个轴心位于对人性的形成而言最卓有成效的历史之点,自它以后,历史产生了人类所能达到的一切”,“直至今日,人类一直靠轴心期所产生、思考和创造的一切而生存。”
——《东西方“轴心文明”的比较》
回答:
(1)从以下方面概括雅斯贝尔斯有关第一个“轴心文明”理论的基本观点。
大体时间:
主要标志:?
历史地位:?
(2) 以希腊文明为例,选择每方面的一项代表性成就填入下表。
代表性文明名称 | 政治文明 | 经济成长 | 思想发展 |
? 希腊文明 | ? | ? | ? |
参考答案:(1)大体时间:公元前800年到公元前200年之间。主要标志:出现了思想伟人、科技创新、思想解放运动。历史地位:对人类精神的形成至关重要;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基础;对人类发展影响深远。
(2)政治文明:雅典民主政治(公民大会、比例代表制、选举制、集体领导制、任期制等)
经济成长:工商业经济发达或对外贸易活跃。
思想发展:出现苏格拉底、普罗塔哥拉、亚里士多德等思想家。
(3)变化:欧洲日益兴起,中国开始落后;工业文明发展起来。
原因:文艺复兴弘扬人文主义;法国大革命宣扬人权民主理念;工业革命建立现代企业;民族国家开展海外殖民活动。中国仍在农业文明时代徘徊。
(4)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改革开放取得伟大成就;制定党在新时期的基本路线;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建立党中央新的领导集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等。
本题解析:本题从文明史、全球史的角度命题,较好的体现了新课标的特点,材料选择较为新颖,命题角度比较巧妙,既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能力,也考查其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第(1)问既要从材料中提取答案,也需要对古希腊政治经济思想状况的综合概括和归纳。第(2)问注意把材料和所学知识综合起来分析。第(3)问可结合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社会发展轨迹来概括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若要写一篇集中反映新中国科教文发展的专稿,需要确定一组体现当时概况的关键词,依据相关知识,选出最准确的一组是
A.“双百”方针、恢复高考、“三个面向”、五年计划
B.“863计划”、“样板戏”、三个世界、希望工程
C.上山下乡、籼型杂交水稻、“三步走”、和平共处
D.“两弹一星”、“科教兴国”、“双百”方针、载人航天工程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回答此题时要注意题干中的关键词“科教文”。A选项中的五年计划是经济方面的词语;B选项中的三个世界是政治方面的词语;C选项中的和平共处属于外交领域。因此答案为D。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李克强总理以“行大道、民为本、利天下”九字陈述自己从政以来的情怀。其中“民为本”语出《尚书》“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下列各项体现了这一思想的是( ? )
A.“除井田,民得卖买”
B.“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
C.“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D.“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孟子,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主张“仁政”,有“以民为本”的思想,他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观点。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世人都盼望国共两党能实现第三次合作。国共两党合作最重要的前提和基础是
A.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B.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
C.坚持两党平等谈判
D.不允许外国势力介入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一个中国原则是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最重要的前提基础,也是国共两党第三次合作的最重要的前提和基础。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在评论商鞅变法时,司马迁说“秦民大悦”,而司马光却说“人多怨之”。史学研究者的正确态度是
A.支持司马迁的说法
B.查阅相关史料后自作结论
C.支持司马光的说法
D.采用当代学者的权威说法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研究历史应该以当时的史料作为依托,亲自考据,得出结论,而不能人云亦云。故选B。ACD项明显错误,因为它们都是从某些人的观点出发。
点评:历史研究分第一手史料和二手史料,第一手史料是直接真实反应历史面貌的信息,如遗迹遗物等,史研究历史最有力的证据。材料中部分李鸿章奏折、书信的影印件就属于这一类。二手史料如回忆录、后人的记载等,需要考据佐证。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