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知识点《罗马法》考点预测(2019年押题版)(三)

时间:2019-07-11 09:45:0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时期,黄河流域的华夏族称今湖南、湖北居民为荆蛮,称今淮河及江浙地区居民为扬越。汉刘向《说苑·善说》记载:春秋时期楚国国君之弟鄂君(鄂当今湖北鄂州)子皙坐船出游,闻摇桨的越人歌声悠扬,而完全听不明其意。歌辞记音为“滥兮抃草滥,予昌枑泽子昌州,甚焉乎秦胥胥,缦予乎昭澶秦逾,渗惿随河湖”。懂越语者将这首歌译成“楚语”为:“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心几顽而不绝兮,知得王子。山有木兮木有枝,心说君兮君不知。”战国时,楚国占有原吴越之地,司马迁称之为“东楚”。三国吴国灭亡后,吴地著名文学家陆机来到洛阳,因其作品中文字音韵“多楚”而被嘲笑。刘勰在《文心雕龙》批评陆机的诗文“衔灵均(屈原)之声余,失黄钟之正响”。
材料二 魏晋南北朝分裂动荡时期,洛阳话作为华夏“正音”,影响广泛。《南齐书》记载,当时祖籍江南的著名文化人只有三人“吴音不改”。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下令“断诸北语,一从正音”。不过,颜之推在《颜氏家训·音辞》中比较南北双方使用的“正音”说:“冠冕君子,南方为优;闾里小人,北方为愈。易月良而与之谈,南方士庶,数言可辩;隔垣而听其语,北方朝野,终日难分。而南染吴越、北杂夷虏。”
材料三 欧洲地区的绝大多数语言都属于印欧语系,它们虽然同源,但相互之间的差别相当明显。罗马帝 国建立后,欧洲很大一部分地区在帝国的框架下使用共同的官方语言拉丁语,在今天的法国和伊比利亚半岛,拉丁语成为流行的语言。同时,拉丁语作为基督教的公用语,随着基督教传播到更广阔的区域,欧洲的学术界也长期以拉丁语作为学术语言。但是,语言统一的趋势并没能壮大和延续下去,早在罗马帝国解体后,各自独立的地区就在拉丁文基础上结合本地区的方言形成法语、西班 牙语、葡萄牙语、意大利语等语言。这些语言在近代早期进一步完善,成为各民族国家的通用语言。
1.根据材料一,分析先秦至三国时黄河流域与长江中下游地区文化上的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概括指出材料二、三所反映的语言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材料,分析其中体现的中国文明发展的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春秋时,长江中游地区的楚人已较深入地接受了中原华夏文化的影响,而长江下游地区的越人受华夏文化影响较浅;楚国统治越人地区,使长江中、下游地区文化上趋同,并推动了长江下游地区的华夏化进程。经历两汉到三国,长江流域文化上更进一步接受了中原的影响,但语音上仍有明显的地方特色。
2.南北朝时,洛阳话成为整合南北语言的标准语音,南北方在语言上进一步趋同;受民族、区域与社会阶层的影响,南北所说的洛阳话在语音上仍有相当的差异,汉语北方方言区与南方的吴语方言区呈现雏形。罗马帝国时代,拉丁语对今天西欧各地语言呈现整合与统一趋势;罗马帝国解体后,统一的拉丁语逐渐为各民族语言所取代。
3.融汇各地区、各民族的文化,历久弥新;在政治分裂时期仍体现出强大的整合能力;统一性与多样性、区域性有机联系。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2、判断题  下列关于古代希腊和古代罗马民主的表述,最为合理的是?

[? ]


A、都维护了所有公民的利益
B、都使妇女权益最受法律保护
C、都导致最终的衰落
D、都是奴隶主阶级的民主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古罗马政治家西塞罗把抽象的哲理与其体的罗马法相结合,认为法源于自然,“自然赋予所有人理性”。所以也赋予所有人“法”;自然界存在着一种普遍法则。它永恒不变。
材料二 奴隶和隶农必须无条件地服从主人。服从命运的安排,对逃亡的奴隶和隶农必须严加惩治。……妇女不得参与任何公务,因而她们不能担任法官,或行使地方官吏的职责,或提出诉讼,或为他人担保,或担任律师。

——《民法大全》


材料三 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和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议会议员之选举应是自由的。……议会之演说自由、辩论或议事的自由。不应在议会以外任何法院或任何地方,受到弹劾和询问。

——英国《权利法案》


材料四 美国1787年宪法是迄今为止,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人类智慧和意志所创造出的最美妙的杰作。

——英国威廉·格莱斯顿


材料五 美国妇女为选举权上街请愿


材料六 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等自由;国民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确立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西塞罗关于“自然”和“法”的关系,应如何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二中内容是否可以否定罗马的历史作用?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依据材料三指出,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主要取得了什么权力?该法案的实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四中威廉·格莱斯顿高度赞赏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依据。既然如此,为什么又会出现材料五图中所示的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材料六,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与1787年美国宪法的相同点及其进步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综观上述材料,你认为制定宪法或法律最重要的依据应该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认识:“自然”指理性的客观规律,是制定法律的依据。
(2)不可以。原因:罗马法虽有其局限性,但它是欧洲历史上最早的一套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它提出的法律原则,对近代欧美资产阶级产生了重要影响。
(3)权力:立法权。实质:用法律的形式限制王权,确保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利益。
(4)依据:1787年宪法规定了总统制的共和制政体和权力相互制衡的机制。原因:当时宪法存在忽视人民权利,特别是歧视妇女的倾向。
(5)相同点:确立了三权分立政体。进步之处:规定了包括妇女在内的全体国民的政治权利,提出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6)符合本国国情和时代发展潮流。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4、判断题  公元前445年,罗马废除贵族与平民不能通婚的旧法;公元前367年,罗马以法律形式授予平民与?贵族分享公有土地的平等权利。罗马制定上述法律的主要目的是
[? ]
A.完善法律体系?
B.稳定社会秩序
C.保障平民利益?
D.维护帝国统治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古代罗马法对于罗马帝国来说,最重要的作用是
A.维护了上层阶级的利益
B.顺应了经济的发展和变化
C.稳定了帝国的社会秩序
D.维系和稳定了帝国的统治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罗马法制定和实施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维系和稳定帝国统治,所以这也是罗马法对于帝国来说最重要的作用。A、B、C三项也是罗马法的作用,但同样是维系和稳定帝国的统治。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