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知识点大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高频考点预测(2019年最新版)(七)

时间:2019-07-11 09:37:43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周恩来说:“一个民族完全聚居在一个地方的比较少,甚至极少。历史的发展使中国各民族多数是杂居的,互相同化,互相影响。”从中可以看出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主要因素是(?)
A.民族团结与平等的历史传统
B.民族共同繁荣的经济任务
C.民族杂居融合的现实国情
D.各民族反侵略的政治需要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从材料看,周恩来的言论是在讲由于历史的发展使得我国各民族最终形成了杂居的现状,这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一个原因,题目要求从材料中寻找,所以应该选择C。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今,没有爆发新的世界大战;但是局部战争和军事冲突却此起彼伏,一直未曾停息。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二战以来的局部战争,复杂多样。有的被称为“冷战”下的“热战”,有的被称为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战争,有的被称为现代高科技战争。
材料二?(当今世界)威胁世界和平发展的因素依然存在,天下并不太平。近几十年来,虽然世界范围的大战没有打起来。但小规模的地区性冲突乃至战争时起时伏。据统计,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上发生过120多次较大的战争,死亡人数约1200万。?
材料三?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了新的表现,是危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要根源。某些国家大肆鼓吹“新
干涉主义”,妄图建立由西方价值观主导的世界,竭立推行单边主义,四处插手,干涉别国内政,导致了一些国家和地区矛盾激化,局势紧张。
材料四?和世界大战相比,局部战争似乎对人类的威胁较小,但有统计表明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20世纪80年代末,共发生大小280多场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平均每年6次以上,造成的总损失远远超过了第二
次世界大战!仅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2003年报告,自1990年以来,就有200万儿童死于战争,600万儿童受伤或伤残!
(1)试各举一例类型的战争。(3分)
(2)依据材料二、三,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人类的和平事业面临的传统安 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因素有哪些?(6分)
(3)结合当今世界的主题,就以上材料谈谈你对局部战争的认识。(6分)


参考答案:(1)朝鲜战争或越南战争;印巴战争或两伊战争;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或伊拉克战争。?(3分)
(2)地区性冲突和局部战争;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恐怖主义活动猖獗;狭隘民族主义的泛滥;宗教、民族、领土矛盾的激化等。(答出三点即可,6分)
(3)当今世界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局部战争给人类发展带来巨大灾难、破坏和威胁;应努力制止非正义战争,积极采取和平手段解决国家、民族和地区间的矛盾,维护人类世界的和平与安全。(6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世界上的局部战争的史实,(1)根据课本所学,答出“热战”和现代高科技战争的任一实例即可。(2)在材料三中体现出了影响战争的因素有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小规模的地区性冲突乃至战争时起时伏”即宗教信仰等等。(3)本问是开放性试题,言之合理即可,当今世界发展是和平,所以答题的关键还是向着和平发展和谐方向入手。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7分)
俄罗斯人民是否还会
长久地作老爷的破布?
他们是否还长久地
买卖人口,
把人当牲畜?
是谁让我们沦为奴隶?
是谁授予他们贵族的权利?
又是谁让他们骑在
我们穷人的头上,
挥舞着鞭子?
(1)这首诗描述的是什么制度?(l分)
(2)作者对这种制度持什么态度?为什么?(2分)
(3)诗中所说的“人民”的地位后来发生了怎样的改变?(4分)


参考答案:(1)农奴制。
(2)批判的,农奴制是极其落后、残酷的制度。
(3)1861年俄国进行农奴制改革,农奴的人身得到解放,在法律上是自由的人(或农奴获得人身自由),有拥有财产、改变职业、参加选举的权利(或享有财产、职业和选举等公民权利),地主不能把他们当作私有财产买卖、赠送和典押,不得干涉他们的生活。


本题解析:考查了农奴制及俄国1861年改革相关史实。第一问从材料“俄罗斯”以及诗中人民的地位可以看出是落后的农奴制度。第二问作者的态度通过诗中作者的感情色彩可以看出作者持批判反对态度。第二小问答出农奴制的落后。第三问主要联系后来的1861年农奴制改革,农奴获得法律上的人身自由,获得种种权利。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

曾国藩(左)和安庆内军械所旧址(右)
材料二?当道光、同治年间,我们汉人有绝好自立的机会,被那无心肝的人,苦为满洲出力,以致功败垂成,岂不是那湘军大都督曾国藩吗?……恨的是曾国藩,只晓得替满人杀同胞,不晓得替中国争权利。
——同盟会会员陈天华
(1)根据材料二,概括陈天华对曾国藩评价的态度、立场和依据。(6分)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曾国藩。(9分)


参考答案:
(1)态度:否定;立场:站在资产阶级革命派的立场上;
依据:认为他镇压过太平天国运动,维护了满清反动统治。(每点2分,共6分)
(2)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1分)创办近代军工企业,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4分)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维护满清王朝的封建统治。(4分)


本题解析:
(1)第一问,有关态度问题,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确定陈天华的阶级属性,他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代表,然后再结合材料内容来分析归纳。材料中的意思很明确,陈天华痛恨曾国藩,原因是曾国藩替满人镇压其他汉人的反抗,同时对外又卖国。他的这个种立场与其阶级属性是一致的。其“依据”可从材料中的内容可以归纳出来。
(2)第一问中,陈天华是站在资产阶级革命的立场上的,而我们评价历史人物时要用历史的、发展的、辩证的眼光看待历史人物。分析曾国藩时要从他的阶级属性出发,分析他在近代中革命史上的反动性,从生产力的角度、从他对于中国近代化的贡献来分析他的进步性。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20世纪30年代美国推行的“中立”政策之所以对法西斯侵略起了绥靖作用,主要是因为:(?)
A.它有利于法西斯国家得到经济、军事援助
B.它模糊了正义战争与非正义战争的界限
C.它不向发生内战的国家出售武器
D.它不给予苏联以“中立国”地位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三十年代世界的主要矛盾是世界人民同法西斯侵略的矛盾,面对侵略,美国以“不向发生战争的双方出售武器”作为标准,使正义的反法西斯力量得不到有效的援助,助长了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气焰,使得它们没有受到有力的遏制。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6 7 8 下页 尾页 7/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