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知识点大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高频考点预测(2019年最新版)(五)

时间:2019-07-11 09:37:43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鲁杰罗指出,“阻止全球化无异于想阻止地球自转。”对于“全球化”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经济全球化现象自新航路开辟以来就存在
B.经济全球化造成利益分配不均
C.经济全球化有利于消除社会制度和文明的差异
D.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各文明的共存与融合



2、判断题  从旧式婚礼与新式文明婚纱照两幅图片可以看出,我国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表现在 (  )。

①服饰的变化 ②发式的变化 ③礼仪的变化 ④是否缠足的变化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3、判断题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所以能制定出正确的方针政策,主要是(  )
A.认真总结了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
B.正确认识了我国的基本国情
C.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借鉴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



4、判断题  为了稳定边疆,完成国家统一,清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的是
A.收复台湾
B.平定准噶尔贵族叛乱
C.平定三藩之乱
D.颁布《钦定西藏章程》



5、判断题  (20分)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客观要求与必然结果。跨国公司有力地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中期,中国被迫融入全球化。1840年开始的鸦片战争,以清政府屈辱地签订《中英南京条约》而告结束,从此中国的政治、经济……发生了一些变化,所有这些变化,基本上是以外部力量的注入和政治上的不平等为前提的,这就决定了中国近代经济具有浓厚的殖民色彩。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是:畸形发展的殖民地贸易;资本主义列强以协定关税和领事裁判权为护身符,对中国进行商品侵略。
——《长白学刊》2007年05期
材料二?国际商品的流动和生产要素的流动推动国际经济规则的发展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实力的对比,决定了国际经济规则的主导权掌握在发达国家手中。
——百度网
材料三?跨国公司为了实现利润的最大化,有选择地向第三世界国家投资。贸易自由化所创造财富中的70%被发达国家获得,占世界人口85%以上的100多个发展中国家只获得30%。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年增长速度每下降3%,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就有可能下降1%。发达国家占据着高层次的工业部门,而发展中国家拥有的工业部门的层次是比较低的。
——百度网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说明鸦片战争后,中国近代经济被迫融入全球化的史实表现。(4分)
(2)结合材料二、三及所学知识,说明发达国家主导国际经济规则的原因。(6分)
(3)材料三反映了世界历史进程中经济全球化的哪些特点?(6分)
(4)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自二战以来,推动全球化进程的因素有哪些。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


首页 上页 4 5 6 下页 尾页 5/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