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大全《第一次世界大战》高频试题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一)

时间:2019-07-11 09:36:24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1914年6月28日,戛弗日罗·普林西波在这里用子弹表达了我们人民对暴虐的反抗和对自由的向往”,这是后人写在萨拉热窝某纪念馆墙上的文字,另一堵墙上还复制了普林西波的亲笔,“我们热爱自己的人民”。材料中的“我们”应当是指
A.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
B.塞尔维亚政府
C.奥匈帝国民族主义者
D.俄国民族主义者



2、判断题  1897年英国杂志《星期六评论》的话:“俾斯麦老早就承认,在欧洲存在着不可调和的彼此敌对的两大势力,……英国与德国,德国的商贩和英国的行商,在地球上每个角落都彼此竞争。……过去,各国为争夺某一城市或某种遗产而撕杀若干年,难道现在它们不应该为每年五十亿英镑的商业收入从事战争吗?”对这段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A.英国和德国的矛盾成为世界最主要的矛盾
B.欧洲矛盾重重使战争成为一种常态的现象
C.因为经济利益的冲突使英德矛盾变得尖锐
D.德国与英国不值得为商业利益而进行战争



3、判断题  1898年德国某报纸曾如此报道:“开足马力前进,到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和波斯湾去。从陆上到印度的道路理应掌握在希望战斗、喜欢劳动的德意志手中。”上述计划
[? ]
A.说明德国对外扩张的主要目标是非洲
B.反映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形成
C.必然导致英德矛盾激化
D.说明帝国主义列强将世界瓜分完毕?



4、判断题  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国家间的矛盾中,最主要的是
A.法、德矛盾
B.俄、奥矛盾
C.美、欧矛盾
D.英、德矛盾



5、判断题  战争中的数据能从一个侧面反映战争的进程和交战双方的力量对比情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协约国和中立国损失和建造的船只:

时期
损失的船只
建造的船只
1915年
1 744 657
1 202 000
1916年
2 799 772
1 688 000
1917年
6 623 623
2 937 786
1918年第一季度
1 146 920
870 371
1918年第二季度
963 370
1 243 274
1918年第三季度
892 546
1 384 110
材料二 第一次世界大战交战国军需品的日生产量(单位:百万吨):
?
1914年8月1日
1914年9月15日
1917年某日
协约国
同盟国
协约国
同盟国
协约国
同盟国
生铁
22
22
16
25
50
15

19
21
16
25
58
16

394
331
346
355
851
340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一战中规模最大的一次海战的名称及交战双方。(2分)
(2)英美著名的海军专家一致认为,德国只要稍多几艘潜艇便能赢得这场战争。材料一中哪个时期的数据最能说明这一点?这与德国的什么战略战术有关?后来导致这一战略战术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6分)
(3)材料二中军需品的日生产量来看,一战初期的形势有利于同盟国和协约国中的哪一方?为什么?(4分)
(4)从材料二中1917年的数据与1914年相比,发生了什么变化?你能从这一变化中分析出一战进程中的哪些史实?(4分,一个或多个均可)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


首页 上页 1 2 3 下页 尾页 1/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