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试题《和平与发展—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高频试题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三)

时间:2019-07-11 09:24:11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叙利亚要求以色列归还戈兰高地,黎巴嫩要求以色列撤出黎巴嫩南部,但以色列却“寸土不让”,由此看出阿以冲突的实质是? (? )
A.文化冲突
B.领土冲突
C.宗教冲突
D.民族冲突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双方冲突的实质是领土问题。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比较华盛顿会议和雅尔塔会议在召开背景、目的方面的不同之处;(10分)指出这两次会议对国际关系产生的影响。(4分)


参考答案:不同之处:背景:①列强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争夺激烈,美日英加紧了海军军备竞赛;(4分)②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即将取得胜利。(2分)目的:①协调帝国主义列强相互关系;②是争取世界性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并安排战后世界的政治秩序。(4分)
影响:前者暂时缓和了列强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矛盾,但美日英等国的争夺日趋激烈;后者形成了战后近半个世纪的相对稳定的政治局面。(4分)


本题解析:背景:在美国的倡议和英国的支持下,1921年11月12日至1922年2月6日,美、英、法、意、日、荷、比、葡以及中国等 9国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会议,即“华盛顿限制军备会议”(简称“华盛顿会议”,也叫“太平洋会议”)。这次会议在美国居主导地位的情况下,确立了战后帝国主义列强在远东、太平洋地区的新秩序。1945年初,德国法西斯临近灭亡,反法西斯战争接近最后胜利,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美、英、苏三国首脑在1945年2月4日至2月11日之间在黑海北部的克里米亚半岛雅尔塔举行的一次制定战后世界新秩序和列强利益分配问题的关键性的首脑会议。
影响:华盛顿会议是在美国居主导地位的情况下,确立了战后帝国主义列强在远东、太平洋地区的新秩序。缓和了这一地区的矛盾,但是英国、日本与美国在军备上的竞赛却越来越激烈了。雅尔塔会议为联合国的成立奠定了基础,维护了战后近半个世纪的稳定局面。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1941年6月22日上午9时,丘吉尔发表广播讲话说:“……俄国人民的危难,就是我们的危难,也是美国的危难,正如俄国人为保卫家乡而战的事业,是世界各地的自由人民和自由民族的事业一样。让我们吸取通过残酷的经验得来的教训吧。让我们加倍努力,只要一息尚存,力量还在,就齐心协力打击敌人吧!”这段讲话说明(? )


A.战争使丘吉尔消除了对共产主义的仇视
B.当时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已经成立,美国、苏联和英国是重要的盟友
C.为了消灭人类共同的敌人,丘吉尔呼吁“齐心协力”
D.国家制定外交政策的根本出发点是国际形势的变化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丘吉尔的讲话表明了他对苏联的同情和对法西斯势力的愤恨。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纵观几次世界格局的变化,共同特点是 :?
A.体现了各国综合国力的对比
B.都是大国相互斗争、相互妥协的结果
C.都是战胜国通过共同认可的条约处置战败国,重新瓜分世界的格局
D.都是各大国战前即已结盟,战后共同策划的结果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世界格局的理解。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得知纵观几次世界格局的变化,共同特点是体现了各国综合国力的对比。所以选A。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20世纪后期,标志着“可持续发展”理论和概念转化为行动的国际文件是
[? ]
A.《联合国宪章》
B.《阿拉木图宣言》
C.《里约热内卢宣言》
D.《马斯特里赫特条约》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