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试题巩固(2019年最新版)(三)

时间:2019-07-11 09:10:45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以下标志不属于国际经济组织的是: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A是联合国徽记,联合国是政治组织。B是世界银行标志。C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标志。D是世界贸易组织标志,B、C、D都是国际经济组织。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民族资本主义在近代中国经历了曲折发展的历程。请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根据上述三图,分析近代西方工业文明对中国社会经济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6分)
材料二 1913年张謇发表《宣布就部任时之政策》一文,对其一贯倡导之棉铁主义加以抒发,特别是:“至于铁矿,需本尤重,非用开放主义,无可措手。但使条约正当,权限分明,计所获益,良非浅鲜。”
(2)材料中张謇认为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局限是什么?他有什么样的解决办法?(4分)
材料三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大事记
1928年,国民政府形式牙统一全国;赣南、闽西革命根据地建立。
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爆发。
1930-1931年,蒋介石对革命根据地发动三次“围剿”。
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迹,侵占中国东三省。
1933-1934年,蒋介石派兵对革命根据地发动第四次、第五次大“围剿”。
1945年,陈立夫、陈果夫控制的中国蚕丝公司在上海成立。
1946年,《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签订。
(3)依据材料三概括不利于民族工业发展的内外因素有哪些?(8分)


参考答案:
(1)自然经济开始瓦解;(2分)清政府发起洋务运动,引入西方近代生产力,创办洋务企业;(2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2分)
(2)局限:民族工业的发展缺少资金(2分)解决办法:倡导在不损害民族权益的前提下引进外资。(2分)
(3)内部因素:国内政局不稳,内战的破坏;(2分)官僚资本主义挤压;(2分)外部因素:资本主义列强的侵略;(2分)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2分)


本题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读图识图及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分析主题2材料,图1反映了中国小农经济(自然经济)破产;图2反映了洋务运动兴起;图3反映了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近代西方工业文明对中国社会经济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上述三个方面。
(2)本题考查学生史料解读及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材料“至于铁矿,需本尤重,非用开放主义,无可措手”可以分析张骞的关于民族工业发展局限的认识和解决的办法,主张引进外资。
(3)本题考查学生综合比较分析和概括归纳能力。注意结合当时的国内外局势进行回答。从材料可以分析的出,国内战乱不断,官僚资本对此进行挤压,民族工业发展阻力重重,外因方面主要从外部经济危机的影响和外国帝国主义的入侵等。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央委员会原主席成思危认为中国民主党派不是“政治花瓶”,并说:“西方的政党政治是打橄榄球,一定要把对方压倒。我们的政党制度是唱大合唱。”这里的“大合唱”主要指的是
A.民主党派在新中国取得了合法地位
B.各民主党派直接参与政府管理
C.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阅读材料,理解分析的能力,材料中认为中国民主党派不是“政治花瓶”而是“政党制度是唱大合唱”,结合已学可判断出材料主要强调的是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而A不符合史实,因为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但不是政党制度;B表述有误,各民主党派不直接参与政府管理,坚持中共的执政党地位;D民主党派在新中国取得了合法地位与题干的主旨无关,故选C。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20世纪70年代,“由于美国的出口不再大于进口,其贸易转向一种不利的收支平衡状况。海外持有的美元超过了美国的黄金储备。美国经济地位的这种变化削弱了人们对美元的信心。”这种状况?
[? ]
A.动摇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基础?
B.动摇了关贸总协定的基础 ?
C.促成了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建立?
D.促成了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春秋战国时期在“严刑峻法”上主张相反的是
A.老子和荀子
B.孔子和韩非子
C.孔子和荀子
D.老子和韩非子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