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7-11 08:59:16
1、判断题 日本右翼文人中村粲在《大东亚战争的起因》中说:“当时各国形成了各自的经济区……苏联有苏联的区域,美国也建立了自己的区域,设置很高的关税壁垒。当时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世界各国在各自的势力范围内展开贸易,形成排斥他国的地区经济。基于当时的情况,日本不得不关注满蒙。”上述材料反映日本大举侵华的一个客观背景是
[? ]
A.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使得经济出现区域集团化
B.社会主义苏联和资本主义国家形成了不同的市场
C.经济大危机导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行激烈的经济战
D.日本由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制订了对外扩张的大陆政策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对资本主义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面对经济危机的破坏,美国政府被迫对资本主义经济运行机制进行调整。罗斯福新政使资本主义制度进入到新的发展阶段。二战后,美国历届政府继续进行改革,推动经济持续增长。
(1)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分别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面对经济危机,胡佛政府的反危机措施有何特点?结果如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简述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新政的最大特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完成下表。
参考答案:(1)直接原因:生产和销售之间的矛盾(或生产过剩)。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或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的矛盾)。
(2)特点:自由放任。结果:加剧危机(或失败)。
(3)内容:整顿银行业,克服金融危机;恢复工农业生产;举办救济和公共工程;保护劳工权利;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特点:加强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干预。
(4)①凯恩斯主义②“滞胀”③供给学派、货币学派④“宏观调控、微观自主”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美国遭受危机的打击最重,工业生产持续下降达三年之久。1932年全国工业生产比危机前的1929年下降了46.3%。经济被抛回到1913年的水平。危机遍及各工业部门。重工业部门生产下降的幅度尤为惊人。……成千上万的工人被赶出工厂,流浪街头。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
材料二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问题?(2分)
(2)材料二现象出现的原因是什么?(4分)
(3)综合上述材料,谈一谈你对这一时期美国经济状况的认识。就当时的情况,你认为采取怎样的措施合适?(4分)
参考答案:
(1)反映美国发生经济危机,工厂倒闭,工人失业,生产受到严重破坏。
(2)原因:①经济危机的打击;②胡佛政府坚持“自由放任”政策,经济危机不但没有解决,反而更加恶化;③人们对胡佛政府不满。
(3)认识:当时美国经济受到经济危机的沉重打击。合适的措施:政府应加强对经济的干预等。
本题解析:第(1)问,反映了经济危机的严重破坏;第(2)问,从“胡佛村”看经济危机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第(3)问,结合所学知识提出建议即可。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美国记者约翰逊这么评价罗斯福:“他推翻的先例比任何人都多,他砸烂的古老结构比任何人都多,他对美国整个面貌的改变比任何人都要迅猛而激烈。然而正是他最深切地相信,美国这座建筑物从整个来说,是相当美好的。”对新政表述错误的是
A.改变了资本主义的自由放任政策
B.使美国率先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C.使美国政治制度发生了本质变化
D.实质是资本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依据所学,罗斯福新政改变了之前的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即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其实质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是资本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资本主义制度;故C错误。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下列关于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经济发展趋势的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 ]
A.“滞胀”——复苏——繁荣?
B.“滞胀”——繁荣——复苏
C.复苏——“滞胀”——繁荣?
D.繁荣——“滞胀”——复苏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