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7-03 03:36:36
1、判断题 近代以来,我国人民物质文化生活变迁的因素及其影响
参考答案:要素:①外部影响:鸦片战争以来,西方国家对我国的侵略的同时,使得西方国家的生产方式、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也传入到中国,客观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现代中国的对外政策,如建国初期②近现代中国人民对外战争与对外交往过程中,也积极的汲取了外国先进的文化成果并付诸于社会实践③近现代以来中国政治环境的变化,如辛亥革命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统治,极大的改变了人民的思想、文化、习俗的变化④世界三次科技革命的进步,在推动了人类历史进步的同时,也给古老的中国注入新鲜的血液⑤经济发展的多元化:如近代中国在西方侵略下,自然经济虽然仍然占主导地位,但也产生了多种经济因素,社会经济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⑥近代中国人民的不断掀起的思想解放运动也有力的冲击着中国的保守势力与保守思想,推动中国的思想文化的多元化。
影响:①中国近现代社会物质文化生活的变迁,受到了中国近现代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影响,反过来也有力的推动了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发展。如中国风俗礼仪的变化,是受到民主、自由、平等思想的影响,而随着风俗礼仪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人们追求民主、自由、平等的思想,因而也推动了中国近代民主化进程,促进中国社会向前发展。
本题解析:从各地试卷包括全国文综试卷来看,试题主要是选择试题的题型,但都是材料试题,而且大部分试题都是以新材料、新情境入手,着重考查学生的对材料信息的分析、归纳和整合能力。由于本章节内容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而且至今中国的社会生活仍然延续着历史的传承。因此,2010年的高考完全可以认定:本章节内容不仅能够涉及到,而且会以更加新颖的情境出现。本试题回答时首先必须把握本章节的知识,从各个具体内容中分析得出,否则回答就不能够全面完整。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江泽民在总结20世纪的中国革命进程时说:“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的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
请回答下列问题(9分)
(1)20世纪中国经历的“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分别是指什么?
(2)“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的主要理论贡献分别是什么?
(3)这三大理论分别对中国革命和建设起了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1)第一次: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建立中华民国;
第二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第三次:改革开放,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
(2)第一位:孙中山创建三民主义,
第二位: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创立了毛泽东思想;
第三位:邓小平创立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邓小平理论
(3)“三民主义”指导资产阶级推翻了中国的君主专制统治。
毛泽东思想指导无产阶级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邓小平理论指导中国走上正确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
本题解析:
主要抓住三次历史性巨变即辛亥革命,新中国成立和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开始现代化建设。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近代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包括(?)
①一战结束?②四大家族官僚资本主义形成?
③日本全面侵华?④《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的签订?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民族工业发展障碍的理解。根据所学知识,近代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①一战结束、四大家族官僚资本主义形成、日本全面侵华、《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的签订。所以答案选B。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1981年9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叶剑英在谈话中提出:“国家实现统一后,台湾可作为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并可保留军队。中央政府不干预台湾地方事务。”这一主张
A.体现了“一国两制”的思想
B.首次宣布了和平统一祖国的方针
C.成为港、澳回归的法律依据
D.直接推动两岸达成了“九二共识”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获取材料有效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材料中叶剑英的谈话体现出大陆和台湾实行两种制度的思想,A项正确;首次宣布和平统一的方针是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B项错误;C项时间不符;“九二共识”是1992年,D项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人民民主统一战线遭受挫折的根本原因是
A.反右派斗争扩大化
B.“文化大革命”
C.阶级斗争扩大化
D.“左倾”错误的发展和危害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别历史事件本质和现象关系的能力。A、B、C三项所述问题都对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具有危害作用,可决定这三项所述现象产生的是“‘左倾’错误的发展和危害”,所以,从人民民主统一战线遭受挫折的根本原因看应是D项。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