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知识点总结《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在线测试(2019年最新版)(七)

时间:2019-07-03 03:32:24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中国服饰在不同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特征:如唐之“丰满华丽”,宋之“理性美”,民国的“中西合璧”,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多姿多彩”。这折射出的历史现象分别是
A.“百家争鸣”、商业繁华、政治民主、经济全球化
B.富强开放、理学盛行、民主共和、 经济全球化
C.“百家争鸣”、理学盛行、新思想萌发、百花齐放
D.富强开放、民族融合、中体西用、百花齐放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结合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的特征,即可判断出B项。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庄子·山木》载:一次,庄子身穿粗布补丁衣服,脚着革绳系住的破鞋,去拜访魏王。魏王见了他说:“先生怎如此潦倒啊?”庄子纠正道:“是贫穷,不是潦倒。”在此,庄子
A.强调要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
B.阐发的根本问题是修身养性
C.主张建立统一的法治国家
D.认为治国要以仁义和道德为主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原文是“庄子纠正道:“是贫穷,不是潦倒。士有道德而不能体现,才是潦倒;衣破鞋烂,是贫穷,不是潦倒,此所谓生不逢时也。”强调道德标准,所以B正确;A是明清唯物主义思想家王夫之的主张;C是黄宗羲的观点;D是儒家思想的治国理念。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20世纪60年代,国际政治舞台上有三尼之说:美国总统肯尼迪;苏共第一书记尼基塔·赫鲁晓夫;印度总理尼赫鲁。“三尼之说”的出现体现了那时的国际形势是(  )
A.美苏争霸
B.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C.资本主义世界的三足鼎立
D.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依据题干时间20世纪60年代和材料中“美国总统肯尼迪;苏共第一书记尼基塔·赫鲁晓夫;印度总理尼赫鲁。”说明除了美苏争霸之外,还有第三世界国家印度的兴起,说明世界格局呈现多极化趋势,故本题选择D。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两次世界大战仅相隔25年时间,尽管一战后战胜国为了避免战争采取了一些举措,但新的大战还是再次重演,从中应该吸取的教训是
①战后建立的维和机制应全面、有效,防止流于形式 ②各国人民对于法西斯的欺骗宣传要保持冷静的头脑 ③大国面对战争的威胁应行动起来,履行自己的义务 ④战后对于战败国要给予严惩
A.②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欧共体成立的政治目的是
A.与美国抗衡  
B.与苏联抗衡
C.保证自己安全
D.促进欧洲经济发展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回答本题要紧扣“政治”二字,首先可排除D选项,B选项是美国冷战的原因;欧共体成立于1967年,当时的西欧经济还处于恢复时期,还不具备与美国抗衡的实力,只是为了摆脱美国经济的控制,保证自身的安全而成立。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6 7 8 下页 尾页 7/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