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7-03 03:25:32
1、判断题 有人认为,尽管“冷战”期间,美苏进行着激烈的意识形态的对抗。但是,“冷战”也包含着强大的稳定因素。其中“强大的稳定因素”主要是
A.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B.第三世界崛起
C.美国和苏联势均力敌
D.欧洲走向联合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根据所学,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提出,是美苏冷战正式开始的重要标志。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冷战局面的出现,引发了美苏之间螺旋式上升的军备竞赛。两强相争使世界长期不得安宁,全面冷战与局部“热战”相交织,造成国际局势一次又一次的紧张。但在冷战的大环境下,美苏双方势均力敌,在近半个世纪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结合题意,“强大的稳定因素”主要是美苏势均力敌,旗鼓相当。故选C。
点评:“冷战”使世界处于核战争的威胁之下,很多国家的主权遭到严重践踏,世界和平面临严重威胁。但是由于美苏之间势均力敌,彼此之间不敢轻易动武,所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世界大战的爆发。但是绝不能因此而说“冷战”有利于世界和平。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某一条约有如下文字:“考虑到……一个有正在重新军国主义化的西德参加的‘西欧联盟’这样一个新军事集团,……这样就加深战争的危险。……决定缔结本友好合作互助条约。”该条约的签订
A.促使社会主义阵营初步形成
B.勾画出两极格局的基本轮廓
C.标志着美苏两极对峙格局形成
D.标志着美苏冷战正式开始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理解历史材料最大限度获得有效信息的能力。“西德参加的‘西欧联盟’……军事集团,缔结本友好合作互助条约。”判断是华约,华约的签订标志冷战开始,选D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八一九事件”爆发的根本原因是由于
A.戈尔巴乔夫的政治改革导致政局严重混乱
B.西方“和平演变”战略的消极影响
C.《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条约》的签署
D.叶利钦掌握了中央政权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根本原因是决定事物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一般归结为事物发展的内因。因此可直接排除B选项;C选项《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条约》是苏联在戈尔巴乔夫改革导致政局动荡中产生的,正是它的签署才导致“八一九”事件所以它是直接原因;事件后叶利钦迅速掌握了国家政权,属于这次事件的影响,与题意不符。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马歇尔计划要求欧洲打破支离破碎的单个市场,1948年,英、法等16个国家成立了欧洲经济合作组织,负责分配和使用美国提供的援助。在这种合作的气氛下,1950年西欧国家成立了欧洲支付同盟。”这主要说明马歇尔计划( )
A.便利了美国对西欧的控制
B.加快了欧洲经济的恢复
C.推动了战后西欧一体化进程
D.改善了美欧关系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马歇尔计划影响的理解能力。从材料看,马歇尔计划施行后,欧洲经济合作组织、欧洲支付同盟成立,反映其对欧洲国家合作的推动作用。故选C。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今日世界已面临严重局势……几乎所有国家必须在两种生活方式中挑选一种。……极权政权之种子……在贫穷与争斗之劣土中蔓延及生长。……重大责任落到了我们身上。
——杜鲁门1947年3月12日《在美国国会特别联席会议上的演说》
材料二?希拉里·克林顿在接受美国参议院外交委员会对她的国务卿提名进行的审查时说:“单靠美国无法解决最为紧迫的问题,而没有美国世界也无法解决这些问题。我相信,美国想成为世界的领导,世界也想让美国领导。”
——2009年1月15日新华网专稿
(1)材料一中杜鲁门所说的两种生活方式是指什么?(2分)二战后初期美国为承担大国“责任”采取了那些措施?(3分)这对当时的世界格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3分)
(2)对比材料一、二,美国的外交政策有何异同?(7分)
参考答案:
(1)生活方式: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2分)
措施:实行杜鲁门主义、实施马歇尔计划、组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3分)
影响:世界处于长达30多年的美苏“冷战”对峙的两极格局状态。(3分)
(2)同:以世界的领导者自居,积极谋求世界霸权。(3分)
异:前者着力于与苏联的对抗;后者着力于与世界各国的合作。(4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