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知识点大全《商鞅变法》试题特训(2019年最新版)(三)

时间:2019-07-03 03:23:49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甘龙曰:“不然,圣人不易民而教,知者不变法而治。因民而教,不劳而成功;缘法而治者,吏习而民安之。”卫鞅曰:“……三代不同礼而王,五伯不同法而霸。智者作法,愚者制焉;贤者更礼,不肖者拘焉。”杜挚曰:“利不百,不变法;功不十,不易器。法古无过,循礼无邪。”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 1809年6月30日,以奥马尔·麦克莱姆为代表的长老联合马木路克包税人聚集在爱兹哈尔清真寺抗议穆罕默德·阿里侵犯他们的利益。……奥马尔·麦克莱姆扬言,倘若阿里执迷不悟,他准备向素丹提出控告,号召埃及人民起来推翻他的统治,他说:“穆罕默德·阿里是我扶上台的,我保证也能把他赶下台。”
——《埃及近现代简史》
(1)材料一中,三人争论的焦点是什么?最终,卫鞅的观点被秦国统治者采纳,试简要分析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中,阿里改革怎样触动了长老阶层的利益,从而引起了他们的强烈抗议?斗争的最终结果如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改革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要不要变法。原因:卫鞅的观点符合秦国富国强兵的需要。
(2)改革规定宗教地产不再享有免税权,把没有地契或地契不符合规定的宗教地产收归国有。结果:消除了长老阶层对政权的威胁,巩固了统治基础,为进一步改革创造了条件。
(3)认识:改革是对旧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变革;改革必然会触动传统势力的利益,从而引起新旧势力的交锋;任何改革都具有艰巨性和复杂性。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战国策?秦策一》载:“(公元前338年)孝公死,惠王代后……人说惠王曰:‘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亲者身危。今秦妇人婴儿皆言商君之法,莫言大王之法,是商君反为主,大王更为臣也’。”材料中“今秦妇人婴儿皆言商君之法,莫言大王之法”说明了什么历史现象
[? ]
A.商鞅变法得到秦国各阶层的拥护? ?
B.“商君之法”在秦国已深人民心
C.商鞅变法给人民带来的好处最多? ?
D.?商鞅的地位超过了秦王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商君遗礼谊,弃仁恩,并心于进取。行之二岁,秦旧俗败。故秦人家富子壮则出分,家贫子壮则出贅(贅:男方到女方落户)。”材料所述现象对秦国所产生的积极意义有
①瓦解了旧的血缘宗法制度 ②增加户数,提高了政府的赋税收入
③使社会风气奋发图强?④打击了秦国旧的习俗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
D.②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中文字说明商鞅变法中改革旧风俗的举措取得了明显成效,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内容可以判断出②③④说法正确符合题意,而①说法正确但材料中并未体现,故答案选B。
考点:商鞅变法
点评:商鞅变法成功地实现了秦国的富国强兵目的,对秦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经济上,从根本上确立土地私有制度,为秦国农业生产带来生机;②政治上,使封建国家机器的职能更加健全,中央集权制度的建设从此开始;③军事上,极大地提高了秦军的战斗力,秦国在对外兼并战争中掌握了主动权。总之,变法为秦国的富国强兵和后来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对秦国以至中国历史的发展都起了重要作用。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秦国在正式变法以前,秦孝公主持会议就是否变法进行争论,商鞅针对当时守旧势力的观点进行了针锋相对的辩驳,下列观点属于他的是(  )
A.利不百,不变法;功不十,不易器
B.民贵君轻
C.有能则举之,重予之爵,厚予之禄
D.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A项利不百,不变法;功不十,不易器为秦国保守派的观点;B项民贵君轻为儒家观点;C 项有能则举之,重予之爵,厚予之禄为用人方面的主张,属如何变法的范畴,不是要不要变法的原因。D项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属于商鞅反对保守派的观点,因此正确答案为D项。
考点:商鞅的主张
点评:此题有一定的综合性,既考查了商鞅变法的内容,又考查了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所以在学习本课时可以联系必修三中的百家争鸣,这样对整个春秋战国的社会发展情况会有一个整体的认识,提高把握历史阶段特征的能力。


本题难度:困难



5、判断题  公元前4世纪,秦国改革面临的有利的客观条件是。?
[? ]
A.秦国国君拥有比较集中的权力 ?
B.秦国旧的奴隶主势力相对较弱 ?
C.秦国民风质朴,尚武精神充斥 ?
D.长期扼制秦国的晋国已分裂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