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7-03 03:23:08
1、判断题 以下为与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发展相关的三幅图片,如果根据说明给这三幅图片确立一个最佳的主题,这个主题应该是(?)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会徽?内蒙古自治区成立60周年庆祝大会
A.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B.民族团结、共同发展繁荣
C.民主政治的光辉历程
D.人民代表,百姓的代言人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图片信息的能力,三幅图片信息分别展示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制度,中国人民政治协商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三种制度都是中国基本的政治制度,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的显著特点,所以答案选C,A只能反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制度的特点, B能说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特点, D是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制度的特征。
点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有三项,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以及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而在这三项制度中最为基础的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本题考查的是政协的发展过程中只能的转变,即由原来的代行人大转变为人大建立后的参政议政职能和统一战线组织。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传统史学的研究对象主要侧重于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等,但现行的历史教育,把百姓的衣食住行等内容纳入了研究的范畴。这一视角的转换体现了
A.文明史观
B.社会史观
C.全球史观
D.革命史观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而人们的日常生活更能直接反映历史的客观发展历程,这是关注民生,关注大众在史学研究上的反映。故选B。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nbsp; 解放后人民政府掌握了国家经济命脉,这主要表现在
A.全国物价得到稳定
B.土地改革胜利完成
C.建立了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
D.全国财政经济由中央统一管理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表现”。首先依照课本知识知道人民政府掌握了国家经济命脉是通过没收官僚资本,再考虑到官僚资本的归宿是转化为国营经济,即可选出。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1955年11月,国家正式印制使用的粮票,具有“第二货币”的美称。 改革开放后,粮票被国家陆续收回销毁。这种粮票也变成了历史文物。粮票的废除说明
A.粮食产量已自食有余
B.经济管理体制的巨大转变
C.已经建成了小康社会
D.放松了对粮食生产的管制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项错误,是无关项。C项也是错误项,与史实不符。D项也是错误项,也与史实不符合。改革开放前中国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而改革后实行的是市场经济体制,粮票的废除正是说明了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不断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一个过程,故答案选择B项。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到黑龙江省博物馆参观,你将听到讲解员按顺序介绍地方行政沿革时说哈尔滨市曾隶属?
A.黑水都督府—辽北面官辖地—金上京龙泉府—辽阳行省—黑龙江将军
B.黑水都督府—金上京泉府—辽北面官辖地—岭北行省—黑龙江将军
C.翰海都督府—辽北面官辖地—金上京龙泉府—宣政院辖地—黑龙江将军
D.翰海都督府—辽北面官辖地—金上京龙泉府—岭北行省—黑龙江将军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