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题《其他》考点巩固(2019年最新版)(十)

时间:2019-07-03 03:22:48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我们推翻满洲政府,从驱除满人的那一面说是民族革命,从颠覆君主的那一面说是政治革命……那政治革命的结果,是建立民主立宪政体。照现在这样的政治论起来,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历史实践证明
A.作者未能实践自己的信念
B.作者坚持信念并躬行实践
C.作者后来放弃了革命主张
D.没有出现汉人为君主现象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下列哪一历史现象与北魏孝文帝改革互为因果关系
A.北方实现统一
B.北方少数民族完成封建化过程
C.民族矛盾尖锐
D.黄河流域出现民族大融合趋势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所学可知北魏孝文帝改革是在北方已经实现统一,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激化的背景下展开的,通过改革中国北方黄河流域出现民族大融合趋势,所以A C两项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条件,而D项是其改革的结果与其有直接因果关系,B项说法错误,孝文帝改革推动了北方少数民族的封建化过程,答案选D。
考点:北魏孝文帝改革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孝文帝改革产生的影响,其产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①推动了鲜卑族的游牧经济向农耕经济的转型,增加了国家收入;②使孝文帝进一步接受汉族先进文化与制度,加速政权的封建化进程,巩固了封建统治;③促进了民族大融合,使鲜卑族等少数民族成为汉族一部分,为中华民族注入了新鲜血液。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16世纪初,在德意志首先掀起宗教改革的是
A.马丁?路德
B.但丁
C.彼特拉克
D.薄伽丘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凡尔赛体系中,隐含着的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最明显的矛盾双方是
A.美德
B.英德
C.法德
D.意德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下列关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春秋时各国改革就整体而言主要是针对上层建筑方面的
B.战国时期各国变法有效地打击了旧制度,增强了国力
C.战国时期各国变法在一定程度上瓦解了旧的统治秩序,使新兴地主阶层的地位得以强化
D.战国变法是在春秋改革的基础上进行的,同时更加彻底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商鞅变法背景的理解能力。根据所学知识春秋时各国改革主要是为了争霸战争。从经济基础来看井田制逐步的解体,还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新兴的地主阶级的力量还比较弱小,所以春秋时各国改革就整体而言主要是针对上层建筑方面的,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所以选A。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