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7-03 03:15:00
1、判断题 (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32年6月,英国第一次议会改革法案获得通过。改革的主要内容是:调整选区和重新分配各选区议员名额;将一部分“衰败选区”的议席,转让给新兴的工业城市。
1867年7月15 日,议会下院通过第二次议会改革法案。该法案废除了上次改革保留的“衰败选区”的议会席位,将其分配给新兴城市。空出的52个议席分给曼彻斯特、伯明翰等,大城市分别增加l个议席,伦敦增加4个议席,另有9个中等城市各获得l个议席。
1884年,自由党为了在农村争夺选票,缓和农村居民要求政治权利的斗争,进行了第三次国会选举改革,颁布了“人民代表法”。该法案规定除地主及租地人外,农村中年缴房租l0英镑以上者均有选举权。
——摘编自《英国议会制度及其改革》
材料二?合众国公民的选举权,不得因种族、肤色或以前是奴隶而被合众国或任何一州加以拒绝或限制。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第十五条修正案(1870年)
合众国公民的选举权,不得因性别而被合众国或任何一州加以拒绝或限制。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第十九条修正案(1920年)
(此前年满二十一岁的公民才拥有选举权,现规定)年满十八岁和十八岁以上的合众国公民的选举权,不得因为年龄而被合众国或任何一州加以拒绝或限制。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第二十六条修正案(1971年)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英国三次议会改革发生的共同根源是什么,并综合分析三次改革的积极影响。(8分)
(2)依据材料二,指出美国公民的选举权是如何变化的。对此,你有何认识?(7分)
参考答案:
(1)共同根源:工业革命和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2分)
积极影响:打击了旧贵族势力,工业资产阶级在议会中取得了优势;使更多公民取得选举权,民主政治不断完善;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6分)
(2)变化:取消了选举权在种族、肤色和奴隶身份上的限制;取消了选举权在性别上的限制;放宽了选举权在年龄上的限制。(3分)
认识:美国公民的选举权利历史上长期受到限制;美国的选举制度日趋完善;民主权利的完善是长期的、渐进的过程等。 (任意答出其中2点得4分)
本题解析:第(1)问,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及知识迁移的能力,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中的时间,便可以得出三次议会改革的共同点是工业革命和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要求获取更多的政治权益;第二小问联系已学知识可知英国议会改革打击了旧贵族势力,工业资产经济力量壮大,使公民获取更多的选举权,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第(2)问,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解读材料,获取信息的能力。第一小问依据“不得因种族、肤色或以前是奴隶”“不得因性别”“不得因为年龄”等信息可知变化为:取消了选举权在种族、肤色和奴隶身份上的限制;取消了选举权在性别上的限制;放宽了选举权在年龄上的限制;第二小问需要结合前问的相关变化归纳,如民主权利的进步与完善,选举制度的完善。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马克思认为:“社会生产关系,是随着物质生产资料、生产力的变化和发展而变化和改变的”,生产关系必须与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下列各项中,符合上述原理的是(?)
①土地改革的运动 ②农业合作化运动 ③人民公社化运动 ④家庭联产承包制
A.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人民公社化运动是违背了经济规律的,因为这一运动是党和国家的领导人片面的认为公有化的规模越大,合作化程度越高,越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结果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故③是先进的生产关系,与当时落后的生产力不相适应,选择A。。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中国古代历史上“百家争鸣”的局面出现在什么时期?在思想学术发展史上有何影响? 10分
参考答案:中国古代历史上“百家争鸣”的局面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学术上的自由争论促进了思想学术的发展,春秋战国成为中国古代历史上文化繁荣时期,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当时和后来的社会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世纪40年代,英国开始实行自由贸易政策,大幅度降低了关税.同时与法国等国家签署了减免关税的双边协议。……德意志经济学家李斯特……认为一个国家要?从农业社会成功地向工业社会过渡,必须采用贸易保护。……美、德在19世纪中后期都?实行了较高的关税政策,贸易保护对两国经济力量的集中起了促进作用。
一—《民族国家与世界经济》
材料二? 1930~1932年,由美国开始,各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大幅度提高进口商品的关税,或实行商品输入限额制度。……为了调节国家间的经济关系,以利于国际贸易的顺利进行,各国政府纷纷出面与外国缔结具体的贸易协定或短期支付协定加以调节。政府干预?对外贸易和金融已成了资本主义各国国家机器的重要职能之一了。
——《国际关系史》
材料三?美国和欧共体虽然互为对方最大的贸易对象,但它们之间的贸易摩擦不断,欧共体指责美国实行高关税壁垒,而美国认为欧共体是实行贸易歧视政策。双方在关贸总?协定(世贸组织的前身)进行了七轮激烈的谈判,到1979年完成《东京回合》,决定发达国?家将关税都降至5%的水平,以实现自由贸易的目标。
——《世界现代史》
材料四?在国际经济交往中,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三足鼎立,成为协调当今世界经济的支柱。世界贸易组织135个成员之间的贸易额占世界贸易额的? 90%,我国与世界贸易组织成员之间的贸易额同样也占我国对外贸易总额的90%。……?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重要条件是贸易的自由化。以世界贸易组织为代表的国际贸易组织,?长期以来致力于推动贸易和投资的自由化,推动贸易自由化的进程。
——叶柏林《如何应对国际贸易中的技术壁垒》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英国和美、德实行的贸易政策及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这一时期国际贸易关系的特点和主要原因。
(3)根据材料三,概括二战后美国与欧共体之间的贸易关系。
(4)根据材料四,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原则是什么?有什么积极作用?
参考答案:(1)英国实行自由贸易政策;美、德实行贸易保护政策。
原因:19世纪中期,英国是世界工厂,自由贸易政策对英国更为有利;美、德实行贸易保护政策,有利于保护相对落后的本国工业。
贸易保护,政府干预。要摆脱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困扰。
既相互依存,又相互竞争。
(4)贸易自由化。推动世界贸易的增长和成员国经济的发展。
本题解析:第一问“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英国和美、德在19世纪实行的贸易政策及其原因。”有的学生不能从材料中提炼和概括,而是不加思考的抄袭材料。第二问“根据材料二,指出这一时期国际贸易关系的特点和主要原因。”有的学生不能对贸易关系特点进行完整概括。不能运用材料中所给的时间提示,分析造成各国贸易关系特点的原因。第三问“根据材料三,概括二战后美国与欧共体之间的贸易关系。” 对美国与欧共体之间的贸易关系概括不全面、不准确,不能完整地写出竞争和合作,而是抄袭材料中的语言,或者用冗长的文字来表达。第四问“根据材料四,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原则是什么?有什么积极作用?” 不能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回答“促进了世界贸易增长”。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统计表明:在世贸组织144个成员当中,有90%以上的成员属于不同形式的区域经济组织。为顺应潮流,中国和东盟做出了在10年内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战略决策。这表明当代世界市场
[? ]
A.国际贸易形式多样化
B.商品结构复杂化
C.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
D.市场竞争激烈化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