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必备知识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试题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七)

时间:2019-07-03 03:13:18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1956 年,三大改造完成标志着我国( )
① 过渡时期的总任务提前完成 ② 已经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
③ 开始进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④ 国内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明确三大改造是生产关系的变革即可。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从图中信息看,新中国成立后,旨在变革土地所有制的措施是

A.农民加入合作社
B.大跃进战鼓
C.人民公社好
D.领取承包合同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联系所学知识可知,A.农民加入合作社,是边缘爱的农民土地所有制为集体所有制,即变私有制为公有制、B.大跃进战鼓和C.人民公社好,这两次运动都未涉及到土地所有制的变更;D.领取承包合同,这改变的是土地的生产经营方式,并未改变土地制度。故此题应选A项
点评:三大改造的性质与评价。性质:把私有制改造为公有制,社会主义革命性质。评价:①积极:建立起生产资料的公有制、社会主义制度和计划经济体制,改变了国家的经济结构、阶级结构、社会主要矛盾和社会制度,为工业化发展开辟道路;②消极:改造过程中出现冒进、过激行动,所有制形式单一,超越了生产力实际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在科学、文艺领域贯彻“双百”方针?“双百”方针在贯彻执行中遇到了哪些问题?又是怎样解决的?


参考答案:三大改造完成后,党和国家面临的主要任务是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因此要调动知识分子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1956年,中共中央召开了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会议,肯定知识分子的绝大部分成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建国初期,意识形态领域的某些争论把学术、思想认识问题当成了政治问题,挫伤了知识分子的积极性。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更好地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调动知识分子积极性是必要的。
贯彻执行中遇到的问题:由于一些政治运动的扩大化和“文化大革命”的到来,一些学术问题被当成政治问题,甚至把学术争论说成是阶级斗争,不同的学术观点,被看作是代表不同的阶级利益。一些正确的甚至是优秀的作品当成错误的受到批判。
解决:随着“文革”结束和改革开放时期的到来,文学艺术和学术领域清算了林彪、江青的极“左”路线。党总结了社会主义时期以来科学、文艺工作的经验教训,“双百”方针重新得到贯彻执行。


本题解析:解题关键是理解建设社会主义要充分调动知识分子的积极性。思路是社会主义制度初步确立,中国开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全国知识分子问题会议的召开;意识形态领域的某些争论混淆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2009年1月上海市虹口区高三调研)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1839-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1858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的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与反入侵的连锁反应;它产生了一个新中国,产生了至今震撼着远东和全球的影响。
问题(11分)
(1)说明三次战争的灾难性体现在哪里?(3分)
(2)中国人“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表现在哪里?(4分)
(3)你如何正确看待中国在这一进程的遭遇?(2分)
(4)从“入侵与反入侵的连锁反应”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2分)


参考答案:(1)被迫打开国门,割地、赔款、部分主权丧失(2)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等。(3)一方面中国遭受了巨大的屈辱的灾难;另一方面,中国人民逐步觉醒;同时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4)落后就要挨打、不能闭关锁国、要积极学习外国先进事物、自强不息等。


本题解析:三次战争的灾难性体现可以从战争本身及战后不平等条约的内容中概况;中国人“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表现在学习西方进行救亡图存的探索;正确看待中国在这一进程中的遭遇要一分为二;启示的回答从正反两方面得出。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建国以后人民政府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民主改革,“民主改革”的含义是?
A.废除厂矿企业旧制度,树立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
B.废除旧的不合理生产管理和技术管理制度
C.实现民族区域自治、促进各族共同发展
D.通过和平方式废除剥削制度,建立社会主义经济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析: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建国以后人民政府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民主改革情况的识记、分析、判断能力。建国以后人民政府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民主改革指的是社会主义改造以后,党和政府根据少数民族的意愿,通过和平方式废除剥削制度,建立社会主义经济。A、B是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党在工矿企业进行的民主改革和生产改革采取的措施。C是党在民族地区设立自治区,以满足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愿望。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6 7 8 下页 尾页 7/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