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7-03 03:11:55
1、判断题 在过去的20世纪五六十年代,经济全球化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但有人却称此时的全球化其实只是“半球化”,其原因在于
[? ]
A.不发达国家排斥或抵制全球化
B.东西方两极格局下,美苏阵营对峙
C.南北半球经济发展仍然差距悬殊
D.宗教、民族等矛盾阻断东西方经济交流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材料一 ?公元前3世纪中叶以前,罗马法律的适用范围仅限于罗马公民,居住在罗马的异邦人不能享受此法的保护,被称为公民法或者市民法,内容主要是有关罗马共和国的行政管理、国家机关及一部分诉讼程序的问题。公民法存在明显的缺陷.主要表现为:法律的主体范围狭小、内容保守、形式主义色彩浓厚、保留大量氏族残余等。随着罗马对外征服地区的扩大,罗马的社会政治和经济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公民法不足以解决帝国疆域内出现的各种复杂的问题。在罗马逐渐形成了普遍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这就是有名的万民法。
材料二?德国著名法学家耶林在其著作《罗马法精神》一书中说:“罗马帝国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基督教),第三次以法律。武力因罗马帝国的灭亡而消失,宗教随着人民思想觉悟的提高和科学的发展而缩小了影响,唯有法律征服世界是最为持久的征服。”欧关各国在不同程度上无不受到罗马法的影响。20世纪初罗马法的影响经过日本,延伸到了中国。
请回答:
(1)据材料一说出公元前3世纪中叶以来罗马法发生了什么变化?并指出发生变化的背景。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出罗马法对世界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并分析其影响深远的原因。
(3)你认为罗马法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价值是什么?
参考答案:(1)从公民法到万民法。疆域的不断扩大,商品经济的发展,政治统治的需要与法治传统的确立。
(2)表现:为近代新兴资产阶级的民权理论提供了思想基础;为资产阶级战胜教会和世俗封建势力提供了理论武器;为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建立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现成的法律形式;为近代欧洲大陆国家立法提供了范本。原因: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体系科学、完整。
(3)人人生而平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是至高无上的。
本题解析:考查阅读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加以概括分析的能力。作答时,注意结合教材所学知识。第(1)问,根据材料,概括出“变化”,根据教材分析原因。第(2)问,先根据材料概括,再结合所学知识,答出其它表现,分析影响深远的原因注意从罗马法体系的本身和现实需要等角度作答。第(3)问,注意从罗马法中提炼出有价值的积极法治亮点。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1793年清乾隆帝复信英王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这反映了?(?)
A.统治者自诩为天朝上国的闭关心态
B.中国经济高度发展居世界领先地位
C.中国幅员辽阔,物产丰饶,外贸无意义
D.乾隆帝为维护国家主权而反对外贸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要理解材料中“无所不有,……不藉外夷货物”的观点。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2008年9月27日16:43,翟志刚成功实现了中国人首次太空出舱,标志着中国的航天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中国进入航天时代的重大标志是?(?)
A.“东方红”1号卫星发射成功
B.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发射成功
C.“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并成功返回
D.“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发射成功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东方红”1号卫星发射成功,中国开始进入航天时代,故选A。本题学生易错选C或D项。原因是教材中讲了“神州”五号宇宙飞船发射成功,中国的航天科技步入发达国家行列,便认为C项是中国进入航天时代的标志。D项的发生距现在时间较短,很多学生印象深刻,便选择了此答案。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双百”方针是在怎样的背景下提出来的
①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②中国的生产力发展水平还很落后
③周恩来提出“向现代科学进军”的口号
④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1956年4月28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说,艺术问题上的“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的“百家争鸣”,应该成为我国发展科学,繁荣文学艺术的方针。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