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知识点总结《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和平》考点巩固(2019年最新版)(五)

时间:2019-07-03 03:07:08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在北京奥运会开幕之际,俄罗斯与格鲁吉亚战争爆发,美国随即高调介入。美俄双方舰队在黑海形成对峙,有人将之称为“新冷战”。对此表述错误的是
A.“冷战”结束后天下并不太平
B.美国干预别国和地区事务
C.美俄关系趋向紧张
D.形成了新的美俄两极格局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属于否定性选择题。“冷战”结束后,两极格局瓦解,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进一步发展,暂时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因此D表述错误,符合题意。
点评:注意了解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世界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加强的史实,认识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实质上是?(?)
A.国际共运的失败
B.苏联争霸的失败
C.苏联模式的失败
D.经济问题的失败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是国家社会性质发生变化,因此,它只是苏联模式的失败,并不是社会主义的失败。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中国人民热爱和平,但是为了保卫和平,从不也永不害怕侵略战争。中国人民决不能容忍外国的侵略,也不能听任帝国主义对自己的邻人肆意侵略而置之不理。”这段话针对的是
A.甲午战争
B.鸦片战争
C.抗日战争
D.朝鲜战争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这是建国初周恩来总理在美国发动朝鲜战争时发表的声明,当时美国将战火烧到中国东北边境,并将第七船队开进中国台湾海峡,注意题干中“邻人”一词,答案不难选出。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学习“美苏争锋”这一课时,就美苏两极对峙对世界造成的消极影响,老师在黑板上写下了四个结论,最后同学们一致认为不正确的是
A.浪费大量资源,不利于经济发展
B.导致德国和朝鲜的分裂
C.使得世界人民一直处在核战争的恐惧之中
D.导致东欧剧变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美苏是二战后崛起的两个超级大国,在 长达30多年的争霸斗争中,双方剑拔弩张,战争一触即发。下图是一幅反映古巴导弹危机的政治漫画,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图中满头大汗的人物应是 (?)

A.赫鲁晓夫
B.勃列日涅夫
C.肯尼迪
D.尼克松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古巴导弹危机的结果是在美国强大的军事压力下,苏联被迫撤走部署在古巴的导弹设施,这一事件表明当时美苏争霸的战略优势在美国方面。古巴导弹危机时的美、苏领导人分别是肯尼迪和赫鲁晓夫。结合以上史实可知,左面满头大汗的人应是赫鲁晓夫。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4 5 6 下页 尾页 5/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