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7-03 03:06:27
1、判断题 董仲舒改造后的新儒学以“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为核心,其进步作用( )
A.使儒家思想得以发展完善
B.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正统思想资料
C.为中央集权政治的巩固提供了依据
D.解除了各诸侯王国割据势力对中央的威胁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董仲舒新儒学思想中“天人感应”“君权神授”具有相当成分的迷信色彩,同时也将王权统治神秘化,但客观上为中央集权政治的巩固提供了依据,适应了中国古代前期君主专制统治统治的需要,有利于推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发展,这是其进步作用的主要表现所致,所以答案选C,A项表述不够准确,董仲舒新儒学进一步发展了先秦儒学但不是儒学的完善表现,B项也是其客观影响但不如C项积极影响明显,D项说法错误不符合史实。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主流思想,它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正确的批判继承,仍然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阅读下列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共12分)
材料一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颜渊》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论语.颜渊》
材料二 ?儒教中包含的这种共同体意识在韩国的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当国家的现代化成为主要目标时,全体国民能够形成集团协力组织,大规模地开展经济建设……正是这种刚健有为的性格、自强不息的精神,韩国才能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中处变不惊,从容应对,让经济稳步复兴。?——王淑臣《韩国民族精神中的儒教精蕴》
(1)材料一中反映了孔子的哪些思想主张?(4分)
(2)孔子及儒家思想在近代中国的历史命运如何?(5分)
(3)根据材料二,指出儒学对韩国的影响。(3分)
参考答案:(1)、材料一中反映了孔子的哪些思想主张?(4分)
提出“仁”的学说,主张用礼来规范人们的言行。
(2)、孔子及儒家思想在近代中国的历史命运如何?(5分)
新文化运动兴起,孔子及其儒家思想被视为旧文化、旧道德的代表遭到批判,开始走向衰亡;但是在批孔的同时,也有人推崇儒家思想,这表明儒家思想在当时人具有影响。
(3)、根据材料二,指出儒学对韩国的影响。(3分)
儒学的集体意识和自强不息精神推动韩国的现代化建设,促进韩国经济的发展。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建国初期,民盟主席张澜说:“我们的新制度……人民把政权掌握在自己的手里,而人民又确确实实有了一个集中行使立法权和行政权的最高权力机关。这是理论与实际一致的一种制度。”这个“新制度”指的是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一国两制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人民……集中行使立法权和行政权的最高权力机关”揭示了这个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该制度下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与“同姓则同德,同德则同心”这一思想观念相对应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是(?)
A.原始社会后期的禅让制
B.商朝的内外服制度
C.西周的分封制
D.秦汉的郡县制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同姓则同德,同德则同心”选自左丘明《国语》,大意是:姓相同德行就相同,德行相同心就相同(后一句:心相同志向就相同)。材料反映了西周分封制,天子分封同姓和功臣为诸侯,以为藩屏。诸侯的君位世袭,在其国内拥有统治权,但对天子有定期朝贡和提供军赋﹑力役等义务。本题选C项。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英国史学家彼得·伯克强调写作《图像证史》一书的目的:一是鼓励图像证据的使用;二是告知使用者某些存在的陷阱。下面是《毛泽东访苏期间和斯大林在一起》的两幅图片,图1是实景图,两位领袖周围满是人,且个个表情僵硬;图2是经过技术处理后向社会公布的。对图片解读正确的是
图1?图2
①从图1可以了解到现场真实情况和气氛
②图2出于政治需要,突出领袖的地位及国家平等关系
③两幅图片从不同侧面反映当时的历史状况
④阅读历史图片要结合其特定的时代背景
A.①②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注意材料信息“图1是实景图”说明①正确,“ 图2是经过技术处理后向社会公布的”说明②正确, ③④符合我们分析评价历史人物或事件的原则或方法,因此选D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