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7-03 03:02:22
1、选择题 我国在制订“二五计划”的目标时,对粮食、棉花、钢铁产量的预定目标进行了反复修改。下表是从1955年夏到1956年夏的三次修改。从中可以看出
A.三个方案都是不可行的
B.三个方案都是可行的
C.第二个方案有冒进的倾向
D.第三个方案过于保守
2、选择题 下列引文能够反映井田制实质的
A.“大道既隐,天下为家”
B.“溥天之下,莫非王土”
C.“富者连田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
D.“更名天下田为王田”
3、选择题 有人说:“对于西方的挑战,中国的反应之所以迟钝,是由于中国社会在19世纪中叶面临很不寻常的历史环境。内部事务万分火急,至于西方则可以暂缓二步。”这里的“内部事务”主要是指
A.太平天国运动
B.满汉官僚的矛盾
C.义和团运动
D.洋务派与顽固派的矛盾
4、选择题 凌青诗作:“粤海销烟扬我威,但悲港岛
易英徽。前仇旧恨今尽雪,只缘华夏已腾飞。”诗中涉及的历史事件有
①虎门销烟?②签订《南京条约》?③签订《马关条约》?④香港回归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④
5、选择题 卢沟桥事变后,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建立的统一战线是
A.革命统一战线
B.人民农民统一战线
C.爱国统一战线
D.抗日民主统一战线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