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高考知识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高频考点预测(2019年最新版)(三)

时间:2019-07-03 03:01:01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下列探索时期我党形成的建设社会主义的思想中,实践证明不正确的是(?)
A.中共八大的路线政策
B.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
C.1958 年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D.“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下列图片可以反映建国后土地制度的变迁,在这一过程中,最主要的改变是

A.土地的使用权
B.土地的用途
C.土地的所有权
D.土地的规模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建国后土地制度的变迁。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土地收归国家和集体所有,集体使用;人民公社化运动只是使公有化的规模和程度提高而已;新时期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土地公有制的前提下,将土地分配给农民使用,农民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因此C错误,由此可以看出在这三次变化中,最主要的改变是土地的使用权发生改变。因此正确的答案是A 项。BD项明显错误。
点评:建国后涉及农村、农民和土地问题的几个重要的事件需要掌握。建国之初,进行土地改革,变地主阶级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实现了土地所有权的转变;三大改造把土地的私有制变成了社会主义的公有制,又是实现了所有权的转变;1958年的人民公社化运动和1978年以后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都是只改变的使用权,所有权始终是公有制。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13分)在人类社会发展的长河中,有无数杰出人物,以 其思想和行动或多或少地影响着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始皇出世,李斯相之,天崩地坼,掀翻一个世界。是圣是魔,来可轻议。”
——李贽《史纲评要·后秦记》卷四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始皇是怎样“掀翻一个世界”的?(6分)
材料二(康熙)无论是平定三藩的战争,还是平定噶尔丹,或者是收复台湾的战争,康熙,号以一国之力对付一个地方力量,虽然胜利也来之不易,但并没有改变宏观的历史格局……其次,康熙的国内政策促进了国家的繁荣,但他的政策缺乏创新,基本上都是沿用前人的做法……而且,康熙本人热爱数学、自然科学、西方技术,却没有将之向全国推广的热情,使中国丧失了一个大规模接受西方文明的良机。总的来说,康熙是一个有成就的帝王,但并非一个扭转了历史发展方向的人物。
——《影响世界的100个帝王排行榜》
(2)根据材料二概括说明康熙帝“不是一个扭转历史发展方向的人”。(6分)
(3)综上所述,你认为应该如何正确评价历史人物?(1分)


参考答案:
(1)秦始皇结束长期以来的诸侯割据,实现了国家的统一(2分);废除了分封制,创立了一套对后世影响深远的中央集权制度(2分);为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2分)
(2)没有改变中国的历史格局(2分);国内政策缺乏创新(2分);没有使中国顺应工业文明的潮流(2分)。
(3)全面客观,一分为二的原则。(1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士的崛起,意味着一个以‘劳心’为务、从事精神性创造的专业文化阶层形成,中华民族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注定要受到他们的深刻影响。”士阶层兴起的直接原因是(?)
A.宗法制的解体
B.各诸侯国对人才的渴求
C.封建的经济发展
D.私学的发展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频繁,各国国君迫切需要大量的人才来帮助其完成统一中国的大业。故导致“士”阶层的崛起。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成员国主要来自
①亚洲?②非洲?③大洋洲 ?④美洲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