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7-03 02:55:13
1、选择题 “十二铜表法自从定下来之后,……有些条款甚至一直保留下来,到罗马后期仍然有效。罗马人后来对这一古代法典有一种引以为傲的感情。十二铜表法的语言也成为后世法典语言的典范。”这段论述表明《十二铜表法》( )
①适用于整个罗马帝国 ②成为罗马成文法的起点 ③对后世立法影响深远 ④标志着罗马法体系形成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从题干信息可以看出,十二铜表法的有些条款一直沿用下去,并不是所有内容都在沿用,故①错误;十二铜表法的内容是具体的法律条款,它罗马成文法的起点,故②正确;从题干中“十二铜表法的语言也成为后世法典语言的典范”的信息可以得出十二铜表法对后世立法影响深远,故③正确;民法大全标志着罗马法体系形成,故④错误;因此答案为B项。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罗马法·十二铜表法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11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在几千年的人类文明史上,社会政治制度经历了不断演变的过程。不同的地区,社会政治制度呈现多元化的特点。
材料一 如图,刻有希腊名人的图片:
材料二 “今者由平民革命以建民国政府,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
——《中国同盟会宣言》
材料三 美国创建之初,华盛顿们并没有照抄当时英国的民主模式,而是经过费城制宪奠定了美国的新体制。
材料四 西方的民主就是三权分立,多党竞选等等。我们并不反对西方国家这样搞。但是我们中国大陆不搞多党竞选,不搞两院制。
——邓小平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图片反映了古代雅典的哪一项具体制度?(1分)它体现了什么原则?(1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民国初期资产阶级革命派在改造中国政治制度方面的主要举措。(2分)
(3)结合材料三、四,指出中美两国选择和设计民主模式的根本依据。(1分)与西方的三权分立、多党竞选相比,中国大陆的民主政治是怎样体现其自身特色的?(3分)
(4)从西方与中国政治体制的变化中,我们能得到什么认识?(3分)
参考答案:(1)陶片放逐法(1分)少数服从多数的民主集中制原则。(1分)
(2)举措:颁布《临时约法》,确立三权分立政体。(2分)
(3)国情(1分)实行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3分)
(4)认识:随着社会发展与进步,民主政治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民主的范围越来越广泛;民主化程度越来越高;民主具有多元化。(3分,答出三点即可得分。)
本题解析:(1)陶片放逐法是古希腊雅典等城邦实施的一项政治制度,由政治家克里斯提尼创立,雅典公民可以在陶片上写上那些不受欢迎人的名字,并通过投票表决将企图威胁雅典民主制度的政治人物予以政治放逐。 因此体现了古希腊民主原则。
(2)联系中国近代政治民主化进程。辛亥革命于1911年首先在武昌取得成功。1912年在南京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该政府颁布了一系列的法令和措施,其中,《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3)第一小问注意东西方两种制度建立的历史背景不同。两者有不同的政治和文化背景。发挥的作用不一样。各国政治制度的选择从根本上取决于国情。第二小问联系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经过不懈努力,建立并完善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调动了全国人民的政治热情,开创了群策群力、共同建设国家的新局面。
(4)注意概括:民主政治的建立和发展虽具有长期性、反复性、艰巨性、曲折性,但是以法治取代人治、以民主取代专制是近代社会政治的必然选择,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民主政治没有绝对的唯一的模式,存在着具体不同政体形式的差异。
考点:本题考查近代政治文明。
点评:由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演进的过程中,社会各领域所发生的具有资本主义性质和近代化意义的变化,可以从经济、政治、文化(思想观念、教育、科技)等方面去梳理知识内容,形成对近代化历程的整体认识。
本题难度:困难
3、综合题 (10分)民主进程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的政治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是因为政权掌握在全体公民的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 ——伯里克利
材料二 现代文明在政治上以“民主”作为自己旗帜,但这时的民主已不再是古希腊时代的那种幼稚的“古典民主”了。 ——马克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十二铜表法》的篇目依次为传唤、审理、索债、家长权、继承和监护、所有权和占有、土地和房屋、私犯、公法、宗教法、前五表的追补及后五表的追补。这反映出该法的特点是
A.诸法合体、私法为主
B.公民与非公民的区别消失
C.体现了的理性原则、平衡观念
D.内容保守、形式主义色彩浓厚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知识的迁移能力。《十二铜表法》是古罗马的第一部成文法,是平民和贵族斗争的结果。就内容而言他体现了“诸法一体,私法为主”,故选A。《十二铜表法》主要维护奴隶主阶级贵族利益,公民并不包括奴隶,所以B不选。C、D选项材料中体现不出来,且不符合所学。
考点:罗马人的法律
点评:罗马法知识的考查一般是学生的难项。我们对罗马法中的重要概念如公民、公民法、万民法、自然法有准确理解,这些问题也会迎刃而解。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对“雅典城邦”(Athens Polis)一词中“城邦”的解释,更接近本质特征的是( )
A.城市国家
B.公民国家
C.独立国家
D.联邦制国家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知识的迁移能力。在雅典,公民是国家政治生活的主体,社会的主角。所以“城邦”一词当指公民社会。所以选B。A只是现象,不符合题意。雅典是独立自主、小国寡民的城邦国家不是联邦制国家,所以D不选。
考 点 :民主政治的摇篮
点评 :城邦是古希腊政治的内涵的主要概念。在古希腊人的政治语汇中,“政治”一词源自“波里”(Polis),该词在《荷马史诗》中指堡垒或卫城。同“乡郊”(demos)相对。雅典的山巅卫城“阿克罗波里”,雅典人常简称为“波里”。堡垒周遭的“市区”称“阿斯托”(asto)。后世把卫城、市区、乡郊统称为一个“波里”,综合土地、人民及其政治生活而赋予其“邦”或“国”之意,演变为“城邦”之称,有独立自主和小国寡民的特点。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