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7-03 02:49:05
1、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2、判断题 据《资治通鉴》记载:在贞观年间“天下大稔(丰收),流散者咸归乡里,斗米不过三四钱,终岁断死刑才二十九人。东至于海,南及五岭,皆外户不闭,行旅不资(携带)粮,取给于道路焉。”这一记载(?)
①反映了贞观年间经济的发展?②反映了贞观年间的社会安定
③过分地粉饰和美化贞观之治?④完全不符合唐初的实际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3、判断题 据初步统计,1913年至1921年,我国面粉工业23.5%集中在上海,22.7%集中在哈尔滨,原料主要产地河南、河北、山东却极少。1922年全国共有150万枚纱锭,41.8%集中在上海,37.9%在天津、武汉、无锡、南通、青岛。材料主要表明近代中国民族工业
A.原料供应不足
B.发展速度迅猛
C.资本明显短缺
D.地区分布失衡
4、判断题 下列对“双百”方针提出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①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② 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③中共中央作出大力发展高科技的战略决策 ④反右派斗争扩大化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5、判断题 1963年戴高乐访问希腊时说:“希腊和法国可能作出的‘最大贡献’将是保持独立的国家地位,而不做卫星国。”言外之意是戴高乐不满意
A.布雷顿森林体系
B.美国控制西欧
C.《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D.欧洲共同体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