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试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试题特训(2019年最新版)(三)

时间:2019-07-03 02:46:02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论语?乡党篇》记,一次孔予家马厩失火,孔子退朝,问“伤人乎?”不问马。孔子关心人而不关心马,这主要体现了(? )


A.孔子主张平等对待下人
B.春秋时奴隶地位提高
C.孔子“仁"的主张
D.孔子反对等级差别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孔子提出“仁”学,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提倡广泛地理解和体贴他人,以此调整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题中孔子关心人而不关心马,正好体现了孔子“仁”的思想。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从图中信息看,新中国建立后,旨在变革土地所有制性质的措施是

A.土地革命
B.人民公社好
C.农民申请加入合作社
D.农民领取承包合同书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下列几组词汇,出现在“过渡时期”这一特殊年代的是
A.拨乱反正解放思想一国两制
B.上山下乡红卫兵走资派
C.人民公社大炼钢铁反右倾
D.银元之战解放三大改造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在人类文明交流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克服自然的屏障和隔阂,而且需要超越思想的障碍和束缚,更需要克服形形色色的偏见和误解。”下列选项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①与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建交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③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缓和④“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材料的核心观点认为外交关系不以意识形态为转移。新中国建立之初,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对立,受意识形态的影响,中国采取“一边倒”的外交方针,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与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建交。所以①不能体现材料反映的思想,排除含①的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2011年1月10日,日本《读卖新闻》发表社论:随着全球化的推进;要想应对经济危机、气候变化、恐怖主义以及核扩散等全球课题,离不开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协调。它表明
[? ]
A.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离不开发展中国家的参与
B.日本欲以此树立大国形象,充当全球化的领导者
C.发达国家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受益者
D.发展中国家力量增强,是全球化的主要受益者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