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试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考点特训(2019年冲刺版)(六)

时间:2019-07-03 02:42:18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24分)民族资本主义在近代中国经历了曲折发展的历程,作为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对中国近代化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简况表(部分):

年份
新办民族工业总数/家
新增民族工业资金总额/万元
平均每年设厂数/家
平均每年新增资本/万元
1869~1894
50多
500多
1.42
1.41
1895~1900
100
4 500
16.7
750
?
材料2:我国民族资本主义面粉业生产能力发展变化:

材料3: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大事记(节选):
1928年,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全国;赣南、闽西革命根据地建立。
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爆发。
1930~1931年,蒋介石对革命根据地发动三次“围剿”。
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三省。
1933~1934年,蒋介石派兵对革命根据地发动第四、五次大“围剿”。
1945年,陈立夫、陈果夫控制的中国蚕丝公司在上海设立。
1946年,《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签订。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判断民族资本主义处于什么阶段?据材料1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思想角度分析此时民族企业发展的原因。(10分)
(2)据材料2所示的民族工业的状况,从政治、思想方面分析对我国民主革命转型所产生的影响。(6分)
(3)依据材料3概括不利于民族工业发展的内外因素有哪些?(6分)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在旧中国的历史地位。(2分)



2、判断题  (2009年1月上海市黄浦区高三期终测评)从秦朝到清朝,中央、地方两级官制经历长期演变,显示我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的趋势为(  )
①削弱地方,加强中央?②逐渐强化对地方官吏的控制和监视
③削弱相权,加强君权?④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和治理日趋严密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3、判断题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确立的一系列基本政治制度中保持了连贯性,即使在“文革”时期也没有遭到严重破坏的是(?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政治协商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民主集中制度



4、判断题  《论十大关系》是毛泽东关于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理论著作,这篇文章提出,“我们必须搞好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巩固各民族的团结,来共同努力建设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为此,我国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逐步建立起来的
C.民族区域自治是体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与共同发展繁荣的原则
D.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建立自治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5、判断题  1930年,有一个人到广州旅游,他不可能
A.看到张三穿着中山装
B.看见一群男士拖着长辫子
C.看到李四在西餐馆就餐
D.看见两个青年正在握手问好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


首页 上页 5 6 7 下页 尾页 6/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