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答题技巧《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考点预测(2019年押题版)(十)

时间:2019-07-03 02:40:14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2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世纪时候(中国明朝),英语只是住在英格兰的不多的几百万人的母语。二次战后大英帝国瓦解了,遗留下来的英语成为国际公共财产。它不再是英国一国的语言,它是事实上的国际共同语。以英语为主要母语和全国共同语的国家有:英国、爱尔兰、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原英国殖民地独立后大都用英语作为官方语言。20世纪晚期,以英语为母语的人超过3亿5千万,以英语为第二语言的人超过7亿。全世界的学校大都有必修的英语课程。英语出版物比任何语言都多。
材料二?英语在美国,随着国家的兴盛而发达,渐渐产生地区性的变异,形成“美国英语”。两次大战期间和大战之后,美国的人员和物资像潮水似的输往战胜国和战败国,同时带去了美国技术和美国英语。当时,各国的闾巷儿童都喜欢学讲几句洋泾浜英语。联合国设立在美国的纽约,无意中扩大了英语的影响。联合国有6种工作语言(英、法、西、俄、中、阿拉伯),原始文件的80%都是英文。在没有发明配音技术时候,全世界看美国电影,同时就是学习美国英语。美国电视渗透到世界各国的穷乡僻壤,美国英语和美国生活走进了家家户户。今天国际互联网络上的文字,至少有90%是英文。航空时代需要一种、而不是两种航空语言,英语已经独占鳌头。世界各国的飞机场都见到美国的游客,英语是国际旅游语言。美国是今天的科技大国,英语成为科技语言。科技新术语大都以英语为造词基础。国际会议一般规定用英法两语,实际常常只用英语。英语泛滥世界,主要的推动力来自美国。
一一以上材料均摘自“百岁学人周有光·新浪博客”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语作为国际共同语的特点和表现。(15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语成为国际共同语的原因。谈谈你对国际共同语的认识。(10分)


参考答案:
(1)特点:使用英语的国家多,涉及人口众多、通用范围广、英文出版物最多、学习使用方便、成为多国官方语言。(10分)
表现:在世界政治、贸易往来、文化教育、电脑网络、科技术语、国际旅游等方面被共同使用。(5分)
(2)原因:英国曾经的世界殖民帝国,占有广大殖民地;美国兴盛的推动;联合国使用英语的影响;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8分)
认识:国际共同语言的形成是一个较长的过程。流行范围取决于母语国际影响力的大小及国际环境等。(2分)


本题解析:(1)本问主要考查考生最大限度地获取材料有效信息及准确描述和解释历史事物特征的能力。解答该问,关键是对提问的理解,它的意思是:英语在国际使用中的特点和表现,然后依次梳理材料,依材料顺序内容简要概括即可。如在材料一中,材料列举了使用英语的国家和地区,我们将之概括为:使用英语的国家和地区多等等;第二小问,首先要找到材料中的具体使用表现,然后高度概括提炼,归纳为几个方面,这是我们的思路和能力问题,结合具体变现依次可以概括为:联合国与国际会议——政治交流,美国的物质和技术——贸易与科技,电影——文化教育等等。
(2)本问主要考查考生理解材料和概括问题的能力。要注意的是总结英语成为国际语言的原因时除了注意材料外,也需要补充所学教材的相关知识,世界联系和交流的日益密切为之提供了客观条件。第二小问思路放在提问上,将提问具体化,如“谈谈你对某种语言成为国际共同语的认识”,除了可以谈它形成的过程和影响其成为国际语言的因素外,也可以谈谈国际共同语对世界发展的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1971年8月,美国代表乔治·布什向秘书长递交了一封书信:“我们不讨论谁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我们所做是以联合国这个政治为主的组织对此一现实——中华民国一直以来是联合国忠实会员,另一方中华人民共和国则统治着更多人口——做政治上的决定。”这表明他企图
A.继续保留中华民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B.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C.通过双重代表,竭力的制造两个中国
D.只有台湾才是中国政府的唯一合法代表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从题干中“中华民国一直以来是联合国忠实会员,另一方中华人民共和国则统治着更多人口——做政治上的决定”等信息可知美国代表乔治·布什企图通过双重代表,制造两个中国,故C项正确;A项表述不能全面反映题干信息,不如C项全面,故排除;B、D两项与题意不符,排除。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美国学者贾雷德·戴蒙德在其科普著作《枪炮、病菌和钢铁》中说:“就整个新大陆来说,据估计在哥伦比布来到后的一两个世纪中,印第安人口减少了95%……主要的杀手是旧大陆来的病菌。印第安人以前从来没有接触过这些病菌,因此对它们既没有免疫能力,也没有遗传抵抗能力。天花、麻疹、流行性感冒和斑疹伤寒争先恐后地要做杀手的头把交椅……一个曼丹人村庄里的人口在几个星期之内就从2000人急剧减少到不足40人。”从世界发展趋势角度看它给我们今天最大的启示是

[? ]


A.在西欧殖民扩张过程中病菌是第一“杀手”
B.西方发达国家有责任帮助落后国家脱贫
C.高度重视“全球化”进程中的负面影响
D.全世界都要加强对“流行疾病”的防控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市场,可谓“得市场者强,失市场者衰”。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1840年前后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有着“世界工厂”之称,请分析其得市场而强盛的原因。
(2)19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德、日、俄四国是怎样解决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的国内市场问题的?
(3)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拥有广阔的市场,为什么经济发展却相对缓慢?
(4)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各国经济正朝着市场化的方向发展,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同样也离不开市场。围绕“市场”的话题,你认为发展中国家应如何加快经济发展?


参考答案:(1)①政治制度:较早地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确立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②对外扩张:新航路开辟以后,英国对外进行疯狂的殖民侵略、血腥掠夺、殖民贸易,18世纪中期成为最大殖民帝国。③科技力量:最早进行并完成工业革命。(2)美国通过内战,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奴隶制度;通过《宅地法》,加快了西部开发,扩大了国内市场。德国通过三次王朝战争,结束了德意志长期分裂状态。日本在明治维新中废藩置县,废除国内重重关卡和行会制度。俄国通过1861年改革,废除农奴制。(3)①众多的殖民地可以带来的广阔的市场、原料产地和廉价的劳动力,即使在技术水平较低的情况下,资本家也能从殖民地获得巨额利润;②资本家宁愿把大量资本输往国外,不愿用于更新国内的生产设备和采用新技术。(4)①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把握机遇,拓展市场,应对挑战,趋利避害。②改革开放,加强与各国的政治经济交往,采用灵活多样的手法处理同世界各国的关系,求得在国际市场竞争中的合作与发展。③发展科技,拓展国内市场及增强经济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


本题解析:解答第(1)同时,注意分析要全面,可从政治、外交、科技三方面概括。解答第(2)问时,注意题干时间限制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然后分另lJ说明美、德、日、俄四国解决国内市场的途径。解答第(3)问时,注意题干时间限制在“t9世纪末20世纪初”,然后从殖民帝国、老牌资本主义国家方面概括原因。解答第(4)问时,注意本问是开放式设问,只要言之成理,即可得分。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中国政府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一国两制”构想,其总体目标是为了解决香港和澳门的回归问题。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为了和平解决台湾问题,中国政府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一国两制”构想。这一构想在香港、澳门问题上得到成功运用。
点评:“一国两制”就是在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澳门地区实行资本主义制度。“一个统一的中国” 是“一国两制”构想的前提。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