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高频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试题预测(2019年最新版)(三)

时间:2019-07-03 02:36:21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与1952年相比,1957年我国生产资料的生产增长210%,消费资料的生产增长83%,重工业生产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35.5%提高到45%。这说明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
A.国家基本实现工业化
B.工业总产值超过农业
C.工业结构得到了改善
D.工农业生产比例协调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从1953年起,国家开始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其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有步骤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由此起步。到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各项指标大都大幅度超额完成。中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旧中国时期轻重工业比例失调的工业结构得到了改善, 为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本题ABD三项说法与事实不符,选C项。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社会生活的变迁是人类历史文化发展最具体、最直接的表现。中国近代以来,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新旧婚礼情况对照表》

旧式婚礼情况
新式婚礼情况
1.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2.问名(互易庚帖卜之)
3.会亲(即订婚,俗称“放定”)
4.请期(男家备糕点、请柬,说明迎娶日期及各种主要事项)
5.纳彩(男家备礼纳之女家,俗称“过大礼”、“恭迎娶”)
6.娶亲
7.回门
1.自由恋爱
2.订婚
3.婚礼:证婚人、介绍人、主婚人依次入席。证婚人宣读婚书。证婚人、介绍人与新人各盖印章,新郎、新娘交换饰物。行三鞠躬礼。来宾贺词,各种答谢。
? 引自孙燕京《晚清社会风尚研究》
请回答:
(1)观察材料一的图片,指出清末民国初年的社会生活出现了怎样的变化?(2分)
(2)根据材料二,请你指出新式婚礼比旧式婚礼的进步之处有哪些?(4分)
(3)请你将表格中空缺的内容补充完整。(3分)
近代交通与通信工具的进步
领域
表现
交通工具
马车、人力车、电车、汽车、 ① 、轮船和 ② 
通信工具
邮政通信、 ③ 、电话
              
(4)近代交通与通信工具的进步对人们的社会生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分)


参考答案:(1)着装变化:男装:从长袍马褂到中山装、西装。(2分)
(2)进步之处在于:1)婚礼的仪式、程序趋于简化;2)排除了落后、迷信的内容;3)体现自主、平等的婚姻价值观(或婚姻自由等)(言之有理,答对两点给4分)
(3)①火车②飞机③电报(3分)
(4)加强了各地的联系;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知识的传播和经济的交流;有利于自然经济的进一步解体;转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历史进程。(答出两点即可,言之有理也可,4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南北朝时期,宗教广泛流行,在下列哪些文化领域得到了直接反映?① 建筑 ② 雕刻③ 绘画 ④ 哲学
A、①②? B、③④? C ①②③④? D、②③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既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历史基础知识的能力同时也考查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南北朝时期随着佛教的广泛传播,统治者广修寺塔,这从建筑方面反映了宗教的广泛流行;魏晋以后,因佛教的广泛传播,在一些地方修造了石窟寺,如山西的云冈石窟,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等,石窟中佛像保存了较多古代印度佛教艺术的风格,这从雕刻方面反映了南北朝时期宗教的广泛流行;南北朝时期的绘画,往往带有宗教色彩,三国时期的曹不兴见到古代印度传来的佛像,便从事摹写,他是我国佛像画的始祖,这从绘画方面反映了南北朝时期宗教的流行;南北朝时期一方面佛教的盛行,另一方面出现了反佛灭佛,南朝齐梁之际杰出的思想家范缜,从理论上给佛教以沉重打击,他的《神灭论》反映了反佛的主张,是因为佛教的流行给社会带来了严重的危害,因此出现了反佛主张和思想。故本题的正确答案应选择C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由于西欧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坚持,关贸总协定保留了关于特惠制和关税同盟条约,允许发展中国家采取保护本国工业的必要措施。因此关贸总协定使美国
[? ]
A.完全没有达到目的
B.完全实现了预期目标
C.形成以美国为中心的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但未能主宰世界市场
D.形成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未形成以美国为中心的经济体系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12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统治者掀起了洋务运动。作为运动代表之一的李鸿章曾说:“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基于此种认识,李鸿章创办了江南制造总局、金陵制造局等。随着洋务运动的深入,李鸿章认识到“古今国势,必先富而后能强。”于是,他又先后创办了轮船招商局、上海机器织布局等。李鸿章的所作所为,正代表了地主阶级进行工业化探索所走过的独特发展道路。?━━《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高等教育出版社
材料二:民国初期南洋兄弟烟草公司(简称“南洋公司”)产品销售量示意图:
注:1917年上海厂开工后的产品销售量未计入
材料三:抗战期间,官僚集团凭借战时专卖制度,利用国家扶持民营企业的低息贷款,兼并民族资本,大发“国难财”。1937年,宋子文趁人之危,以低于市场价格强行买走南洋烟草公司20万股的股票,从而控制这家最大的民族烟草公司。1940年成立的雍业实业公司,由宋氏家族控股,重点经营纺织业。它在两年内投资18家企业,遍布甘陕两省,拥有纱绽10.6万枚,占到战时后方纱绽总数的44.2%。在国统区的工业中心重庆,1943年的871家工厂,停产者达到270余家。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以李鸿章为代表的地主阶级“所走过的独特发展道路”对中国社会有何积极影响?
(3分)
(2)材料二示意图表明,民国初期南洋公司的营业状况如何?(1分)这一时期,南洋公司等民族企业的发展有哪些原因?(4分)
(3)材料三反映了什么现象?据材料三分析其成因。(2分)
(4)新中国过渡时期,材料中的民族工业是如何获得新生的?(2分)


参考答案:(1)积极影响: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外国的经济侵略起到一定的抵制作用;对本国封建经济瓦解也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是中国近代化大规模实践的开端。(3分。任答三点即可)
(2)营业状况:产品销售量迅速上升。(1分)原因:①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政体,中华民国的建立,为民族工业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民族资产阶级地位的提高;中华民国颁布一些有利工商业发展的措施及实施②帝国主义忙于欧洲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对中国的资本输出和商品输出都有所减少③民间兴起反帝爱国热潮④自然经济进一步瓦解,进一步扩大了商品和劳动力市场
(3)历史现象:官僚资本膨胀,民族资本萎缩 。(1分)原因:抗战期间,国统区官僚集团凭借战时专卖制度和国家低息贷款,兼并民族资本。(1分)。
(4)建国初,中共合理调整资本主义工商业,民资资本主义得到恢复发展。(1分)1953年至1956年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使其变成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1分)


本题解析:以上材料反映了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主要依据材料的时间进行判断,材料一是分析洋务运动对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作用,材料二反映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即辛亥革命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短暂春天,材料三反映了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中国家民族资本主义受到压制,材料四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后,民族资本主义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