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7-03 02:29:51
1、选择题 “痛哉!吾台民,从此不得为大清国之民也!吾大清国皇帝何尝弃吾台民哉!……吾台民……非丧于倭奴之手,实丧于贼臣李鸿章、孙毓汶、徐用仪之手也。”这篇檄文应当出现在
A.《南京条约》签订之后
B.《辛丑条约》签订之后
C.《天津条约》签订之后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由檄文中痛感台湾割失、痛斥李鸿章等卖国可知应是发表在D.《马关条约》签订之后。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剑桥中华民国史》说:“如果它(指中共——引者)在1922年和1923年选择单独作战而不与国民党联合,它可能干得更糟;如果它较早地为最后的决裂做好准备,它也许会干得更好。”对此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最后的决裂”责任在中共
B.1922年中共已经决定与国民党合作
C.中共应该主动与国民党决裂
D.“与国民党联合”有利于革命发展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作者认为中共如果不和国民党合作,干的会很糟,国共合作后,如果中共早有合作破裂的准备,会干的更好,故B的说法最符合题意;A.“最后的决裂”责任在中共,从材料中看不出来;B.1922年中共已经决定与国民党合作,从材料中看不出来;C.中共应该主动与国民党决裂说法不符合作者意图,作者意思是做好准备,而非主动决裂。故此题应选D项
考点:国民大革命
点评:国民大革命时期是中国共产党发展的重要时期,对于本阶段需要把握以下知识点①本阶段也称国民大革命时期;②本阶段的社会主要矛盾是中国人民与列强和北洋军阀的矛盾;③打倒列强除军阀是革命的主要任务;④革命的领导组织是革命统一战线;⑤革命的主力是国共两党代表的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⑥革命的高潮是北伐战争,革命的成果是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但革命统一战线内部发生分裂,大革命失败。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武昌起义后,帝国主义“严守中立"的真正动机是
A.不干涉中国革命
B.为“南北议和”创造条件
C.充当和平使者
D.寻找新的代理人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注意帝国主义的“严守中立”只是表面现象,“严守中立”的实质是积极寻找新的代理人。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同时,临时参议院也成立。这说明中华民国
A.实行议会共和制
B.权力过于分散
C.注重权力的制衡
D.实现了全国普选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中国民国的理解。从材料的信息来看,这主要体现了分权与制衡的原则。其它是错误的。所以选C。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下列条约中含有英国割占香港地区条款的是
①《南京条约》 ②《北京条约》 ③《天津条约》 ④《黄埔条约》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1842年中英签订《南京条约》规定:割占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协定关税。1860年中英签订《北京条约》规定: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对英法赔款各增至800万两白银。故应选A项
考点:不平等条约的内容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不平等条约的内容,学习中需牢固掌握。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