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高频考点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四)

时间:2019-07-03 02:24:42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1989年11月柏林墙开放后不久,民主德国边防兵把一个小孩抱到墙上,让他看一眼西柏林市景。此景反映
A.两极格局形成
B.两个德国出现
C.两德统一在望
D.美苏冷战结束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分析理解能力。从时间信息“1989年”可以排除1949年两个德国的形成、1955年正式形成两极格局和1991年苏联解体为标志的荚苏“冷战”结束;从题目的场面和柏林墙开放可以看到两德统一即将到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中国历史上曾用过皇帝年号纪年、黄帝纪年、公元纪年、中华民国纪年等。如按中华民国纪年算,公元1949年应是
A.民国28年
B.民国37年
C.民国38年
D.民国39年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察辛亥革命。1912 年1 月1 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成立。定都南京,采用五色旗为国旗,改用公历,以中华民国纪年,1912 年为中华民国元年。由此推算1949 年是民国三十八年。故选C。其它各项均不正确。
点评:文化常识近年来成为考试的一个热点,主要是以选择题考查,民国纪年是其中的一个考查的方式。解决此题,首先学生要明白民国诞生的时间,知道它们的计算方法。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曾几何时,通过“丝绸之路”的中华文明传播天下。但到了明清时期,中华文明对世界的影响逐渐降低。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因素是
A.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
B.君主专制不断强化
C.封建制度日益腐朽
D.西方列强的侵扰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清代幕府制度日臻完善(幕府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一项特殊的制度,中央政府允许军政官员为了弥补正规官僚制度的缺陷和满足官员们个人实际工作的需要,可以在一定范围内、一定条件下自主任用才识之士佐理政务、军务及其他各项事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和封疆大吏们在处理解决中外关系以及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时,都必须考虑到涉外因素,因此,幕府制度其内部结构所涉之职名、职能、具体管理方式等都随之发生了变化。 地方督抚对新型人才的引进直接导致幕府中的人员构成发生变化,新型人才增多,又因为洋务和外交已在幕府中占据主导地位,督抚大员幕府的主要职能也便发生了重大改变,地处沿海及中原的督抚大员的幕府几乎成了主办经济和外交的衙门。
——摘编自王玥《试论制约晚清幕府制度变化的重要因素》
材料二?晚清社会的变动,幕府体制逐渐暴露其弊端。1907年清政府不得不进行政体改革,设幕职并分科治事,作为外官制改革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不仅将省级各衙门的幕友 (又称“幕僚”、“师爷”,是封建官僚延请的办理文书、刑名、钱谷等的佐助人员,是地方统治 者自行聘请的顾问、参谋和秘书)正式列入职官范围,而且对应中央新官制,设置了一些职能清晰、分工明确的行政机构。幕职分科基本满足了社会变化带来的新的政务需求。幕友变为吏部正式备案的幕职,由对幕主个人负责转而对政府和国家负责,有助于提高行政效率。
——摘编自关晓红《从幕府到职官:清季外官制改革中的幕职分科治事》
(1)根据材料概括淸朝前期和晚期幕府改革所选用人员的身份地位、佐理政务的变化。(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变化的原因。(6分)


参考答案:(1)变化:清朝前期幕府选用有才识之士佐理地方官员的政务、军务及其他各项事务对地方官负责晚清幕府选用的有才识之士中引进新型人才幕友变为吏部正式备案的幕职,由对幕主个人负责转而对政府和国家负责并处理涉外事务。(9分)
(2)原因:专制统治的日渐消弱社会进步和社会变化带来的新的政务需求社会转型对军政事务的助理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6分)?


本题解析:(1)清朝前期幕府“可以在一定范围内、一定条件下自主任用才识之士佐理政务、军务及其他各项事务”,晚期幕府“地方督抚对新型人才的引进直接导致幕府中的人员构成发生变化,新型人才增多,又因为洋务和外交已在幕府中占据主导地位”从以上信息可以看出清朝前期和后期幕府的变化。(2)近代前期随着中国逐渐的融入世界,民族危机的加深,需要应对的日常事务增多,对人才的需求增大。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对下面数据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
A.这体现了我国建国初期经济迅速增长
B.这说明了中国基本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C.这是实行“一五”计划优先发展工业的结果
D.这表明了工业“大跃进”的出现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结合表格信息可知,这反映了由农业产值所占比重较大到工业产值所占比重较大。A项虽表述正确但不能从数据中反映出来;B项表述错误,l957年“一五”计划的完成只是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大跃进”是从1958年开始的,D项不符合题意。“一五”计划时期由于优先发展工业而使工业在工农业产值中所占比重有所上升,因此C项符合题意。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3 4 5 下页 尾页 4/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