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7-03 02:24:00
1、判断题
“一国两制”是邓小平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提出的伟大构想。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的一生,是不平凡的一生。2004 年8 月22 日和12 月11 日,分别是邓小平同志诞辰100 周年和百色起义75 周年纪念日。
阅读下列与邓小平同志相关的照片,回答问题。
分别分析图1、图2、图3 所反映的事件及发生的原因,并概述它们所产生的重大历史影响。
参考答案:图1:淮海战役。原因:1948年,经过两年的人民解放战争,解放军力量增强,后方更加巩固。辽沈战役后,人民解放军人数超过国民党军队。国民党人数下降,士气低落,战斗力不强,处境孤立。中共决定发动淮海战役。影响:歼敌55 万余人,解放长江以北和中下游地区,为解放长江以南、解放全中国奠定了基础。
图2:起草《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原因:1982年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并与英国就香港问题进行谈判。1984年,中英联合声明决定1997 年7 月1 日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并在香港成立特别行政区。为保障“一国两制”顺利实施和“港人治港”的实现,起草《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影响:维护了国家主权,促进了香港和澳门问题的解决,有利于中国成功恢复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同时也有利于和平解决台湾问题。
图3:中国宣布裁军百万。原因:20 世纪80 年代,国际形势总体上趋于缓和,国际裁军和军备控制取得进展。为推动中国的经济建设,推动国际裁军和实现世界和平,中国宣布裁军100 万。影响:减轻了国家财政负担,提高了军队素质和战斗力,加强了质量强军的战略思想。同时,对维护世界和平,推动国际裁军和军备控制的进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本题解析:
本题属图片信息题。从图示说明可知三图反映的事件分别是:图1“淮海战役”,图2“起草香港基本法”,图3“中国宣布裁军百万”。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上至以衡石量书,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对这句话理解错误的是(?)
A.国家的法律、政策,都决定于皇帝一个人的意志
B.皇帝要掌控天下因此要日理万机。
C.皇权至高无上,不需要别人帮忙,因此皇帝休息不好。
D.当皇帝也很辛苦,要日理万机,因此要定额每天的奏折。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先秦诸子中有人认为:“伏羲神农教而不诛,黄帝尧舜诛而不怒(过分),及至文武,各当时而立法,因事而制礼.”为此,他得出的结论是
A.“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
B.“弱者,道之用”
C.“法古无过,循礼无邪”
D.“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题干的理解。材料的大致含义是伏羲、神农教化不施行诛杀,黄帝、尧、舜虽然实行诛杀但却不过分,等到了周文王和周武王的时代,他们各自顺应时势而建立法度,根据国家的具体情况制定礼制,选D。A是荀子的观点,B是老子的观点,“法古无过,循礼无邪”的意思是效法古代不会有过错,遵循古时礼法不会有邪行,得知这是代表奴隶主贵族的利益排除C。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1957年,我国工业总产值比1952年增长128.6%,五年合计钢产量1656万吨,等于从1900年到1948年49年间钢总产量760万吨的218%,煤产量达到1.31亿吨,比1952年增长98%;产业结构发生新的变化,在工业总产值中,工业产值所占比重由1949年的30%提高到56.5%,重工业比重由26.4%提高到48.4%。这说明
A.在某种程度上忽视了农业的发展
B.我国已基本上实现工业化
C.“一五”计划得到很好执行
D.我国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一五计划。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1957年一五计划超额完成,材料反映了我国的煤、刚产量大幅增加,工业产值和重工业所占比重上升。从材料信息“工业产值所占比重由1949年的30%提高到56.5%”可排除A、D;一五计划为我国的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B项错误。故选C。
点评:第一个五年计划是指从1953年至1957年,新中国仿照苏联工业化模式实施的,第一个为期五年的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到1957年底,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国民经济面貌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儒家和法家思想对中国封建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以下言论不能为封建君主所容忍的是
A.“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
B.“故治民无常,唯法为治。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
C.“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D.“然其所谓法者,一家之法而非天下之法也”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