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高频考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和平》高频试题预测(2019年最新版)(二)

时间:2019-07-03 02:22:37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从一国到多国、从取得巨大成就到遭遇重大挫折”,这一特点可以用来概括
A.资本主义制度的发展?
B.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发展?
D.思想解放运动的发展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根据题目中的关键词“空想”即空想社会主义“科学”指科学社会主义《共产党宣言》然后是社会主义的制度的确立的发展的描述,这都是属于社会主义运动的范畴,所以B正确,CDA不符合题意。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德国重新统一,是冷战结束的重要标志之一,德国分裂和统一的时间正确的是:
A.1949年,1990年
B.1949年,1991年
C.1950年,1990年
D.1951年,1991年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德国相关知识的理解。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得知德国分裂和统一的时间正确的是1949年和1991年。所以选B。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华沙条约组织的总部在
A.华沙
B.莫斯科
C.斯大林格勒
D.贝尔格莱德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联系所学知识可知,苏联把东欧地区视为保障本国安全的“安全带”,它采取措施加强与东欧各国的合作,与美国抗衡。苏、保、匈、波、罗、捷、阿和民主德国于1955年5月在华沙签订了《友好合作互助条约》,通称《华沙条约》。根据条约,成立了华沙条约组织,总部设在莫斯科。故此题应选B项。
考点:华沙条约组织的总部地点
点评:华约组织的性质与作用。性质:华沙条约组织是与北约组织相抗衡的欧洲两大军事集团之一。它使东西方之间最终形成两个对立的军事集团。作用:成立之初,在保障世界和平和社会主义国家的安全,反对帝国主义侵略方面起了积极作用。但它也是苏联控制东欧的工具。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1946年1月,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写给国务卿贝尔纳斯的信中说:“我认为我们不应该再作任何妥协。我们应该坚持完全控制日本和太平洋……我已厌倦于笼络苏联人。”这表明
A.美苏两国争霸从此开始
B.二战后美苏两国矛盾加剧
C.两极对峙格局正式形成
D.美国公开放弃同苏联合作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材料理解分析能力。材料中的时间界限是“1946年1月”,ACD三项不符合题意。所以答案选B。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美国历史学家小阿瑟·施莱辛格曾说:“尼克松和基辛格这对奇特的搭档毕竟使美国的外交政策甩掉了包袱,冲出了禁区,使全国的视线从意识形态转向了地缘政治,并且调整了美国政策以适应国际关系结构中的深刻变化。”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尼克松任美国总统期间调整外交政策的特点是
——姚椿龄、杨宇光《舒曼计划及其产生的国际背景》
【材料三】1964年1月,法国总统戴高乐正式宣布与台湾断绝外交关系。同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法国政府同时公布关于中法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并互派大使。中法建交公报公布后,美国甚感震惊,但又无可奈何,只好由美国国务卿发表一个声明表示“遗憾”。而戴高乐则于三天后举行一个记者招待会,他非常自信地说:“法国承认中国只不过如实地承认世界”,他相信目前某些国家的政府“迟早会仿效”法国。
——摘编自《戴高乐言论集》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马歇尔推行“援助欧洲复兴”计划的目的何在?(2分)西欧国家对此计划持何态度,原因是什么?(2分)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舒曼计划与马歇尔计划的作用有何不同。(4分)
(3)根据材料三,说明中法建交的重大意义。(2分)戴高乐的预言是否变成现实,试联系所学知识加以说明。(2分)
(4)半个世纪以来,欧洲的联合呈何趋势,对世界政治格局有何影响?(2分)


参考答案:
(1)目的:帮助西欧复兴经济,借以控制西欧,抗衡苏联,称霸世界。(2分)西欧各国对马歇尔 计划普遍持欢迎态度。(1分)原因:西欧各国遭到大战的破坏,急于得到美元医治战争创伤。(1分)
(2)马歇尔计划是借助于美援恢复经济,实施马歇尔计划有利于美国控制西欧。(2分)实施舒曼计划是通过加强西欧国家的自身联合而发展经济,欧洲的联合与强大有利于摆脱美国的控制。(2分)
(3)法国是第一个同新中国建交的西方大国,中法建交打破了美国长期以来孤立中国的政策,对美国是一个沉重打击。(2分)戴高乐的预言变成现实。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解冻。(2分)
(4)欧洲从经济一体化走向政治一体化,推动世界政治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2分)


本题解析:
(1)根据材料一“1947年6月5日...马歇尔强调...从而使自由制度赖以存在的政治和社会条件能够出现...英国外交大臣贝文公开赞扬马歇尔演说是“世界历史上最伟大的演说之一”,并呼吁美、英、法三国联合起来。法国总统奥利奥尔向新闻界透露,法国准备“毫不迟疑”地参加欧洲经济援助计划”,可以判断出马歇尔推行“援助欧洲复兴”计划的目的及西欧国家的态度及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1950年5月9日...要使欧洲国家统一起来,就必须结束长达百年之久的德、法之间的冲突...把法、德两国的全部煤钢生产置于一个其他欧洲国家都可以参加的高级联营机构的管制之下...中法建交公报公布后,美国甚感震惊,但又无可奈何...法国承认中国只不过如实地承认世界...他相信目前某些国家的政府迟早会仿效法国。”及所学知识,即可分析舒曼计划与马歇尔计划的作用的不同。
(3)根据材料三“同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法国政府同时公布关于中法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并互派大使”可以说明中法建交的意义。根据史实,戴高乐的预言变成现实。
(4)西欧国家(包括意大利、比利时、荷兰、卢森堡)同法国和联邦德国一起在巴黎共同签署了《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这个条约是西欧主权国家之间在一体化进程中签订的第一个具有约束力的立法文件。由此逐步欧洲从经济一体化走向政治一体化,从国际格局的角度来看,推动世界政治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1 2 3 下页 尾页 2/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