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7-03 02:21:36
1、选择题 《道德经》载:“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心不乱。”“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其含义是:
A.同情人民疾苦,主张实行仁政
B.主张统治者对人民加强控制
C.主张统治者清净无为以缓和阶级矛盾
D.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准确概括材料主旨大意的能力。材料的大意道家坚持清净无为,民众就会安分守己,国家富强,社会稳定,从而达到社会大治的效果,所以材料是在强调道家无为而治的治国理念和作用,A和D是儒家学派的主张,B是法家学派的主张,故C项符合题意。
考点: 道家学派的主张。
点评:先秦时期的诸子百家思想各具特色,最具代表性的有儒家,道家,法家和墨家,他们主张中有共同的部分,例如他们都强调重视爱护民力,但是他们之间的差异很大甚至截然相反,比如儒家和墨家都主张崇尚贤人但道家却截然反对,主张愚民。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孔子与苏格拉底是中西方有着深远影响的思想家,他们的思想有着众多的共通之处。这些共通之处包括
①强调道德的重要性 ②伸张个性,追求自由
③关注知识对人的改造 ④遵从理性,反对权威
A.①③
B.②③
C.①②
D.②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所学可知,孔子与苏格拉底都是重视道德和知识的,而②④只是苏格拉底的主张,孔子没有涉及,所以本题答案选A项,B、C、D不符合题意。
考点:古代东西方的先哲·孔子与苏格拉底·两人的共同点。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程朱理学和汉代儒学的关系是
A.完全更新
B.因循守旧
C.继承和发展
D.外在形式的变化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汉代儒学强化了君为臣纲,宋代理学不仅强化了君为臣纲,而且使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深入人心,将儒学原则世俗化、生活化。所以二者的关系是继承和发展的关系。
考点:儒学发展历程
点评:还可以考查宋明理学与先秦儒学的关系:宋明理学与先秦儒学相比,有哪些重大发展?
①完成了理论化、思辨化的过程?②倡导“经世致用”学说
③吸收了佛教和道教的思想?④具有浓郁的人文主义精神
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②④? D、①②③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唐宋时期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大变动时期。从分期角度提出“唐宋变革”首推日本学者内藤虎次郎,1910年他在日本《历史与地理》上发表《概括的唐宋时代观》,提出唐和宋在文化性质上有显著差异。下列支持这一结论的历史依据有
①科举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②程朱理学的出现
③交子的出现 ④世俗文化兴起
A.①③
B.②③④
C.②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唐宋思想和制度的差别。①③首先排除,①是从制度上说的,③是从经济上分析的,是最早的纸币,都与材料中的思想上不符。②④都是在宋代思想领域里的新发展。因此选C。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
点评:组合型选择题是多项选择题的变形,考查角度有两种,一是将同一历史时期或同一历史事件影响下的知识进行归类组合,此类题的跨度不大,但分析的深,角度多,考查学生分析理解和发散性思维的能力。二是将不同历史时期的同类知识进行归类,此类题分析程度不深,但时间、空间跨度大,主要考查同学们的归纳和比较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黄宗羲“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思想继承了
①先秦儒家民本思想 ②孟子“民贵君轻”的思想
③董仲舒“三纲五常”的思想 ④王阳明“心外无物”的思想
A.①②③④
B.①④
C.②③④
D.①②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黄宗羲“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思想批判了君主专制制度,也是儒家民本思想的体现。由知可知①符合题意;民贵君轻的思想是体现了民本思想,②符合题意;③强调的是封建等级,不符合题意;④是主观唯心主义,不符合题意。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黄宗羲“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思想
本题难度:一般